7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实践队怀揣着赤诚之心,踏上了福州市永泰县春光村的土地。在陈贵松、陈小琴两位老师带领下,实践队通过党建座谈、誓词重温、实地调研等系列活动,开启了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视角洞察乡村发展痛点,以专业智慧谋划振兴路径,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当天上午,实践队与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王国权及春光村支部书记陈坤彪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实践队员听取了王国权书记讲述村党组织现状,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春光村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充分发挥老党员经验丰富、威望高的优势,结合年轻党员思维活跃、善于创新的特点,激发党组织内生动力。党员们凝心聚力、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基层党建工作焕发出蓬勃生机,为春光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
王国权书记向实践队员介绍村情
当日下午,实践队员在两位书记的引导下走访春光村。漫步村中,大樟溪潺潺流过,百年古榕与白墙黛瓦的古民居相映成趣,见证着村庄从贫困到省级示范村的蜕变。深入走访后,队员们看到乡村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现实瓶颈。王国权书记坦言,村内耕地分散且面积有限,随着人工成本逐年攀升,大型农业机械难以施展,规模化量产始终难以突破。同时,因缺乏专业运营团队,农产品难以精准对接市场,导致收入利润波动较大,部分运营商陷入持续亏损困境。面对产业发展难题,实践队员与村书记们将目光聚焦于农文旅融合发展。
实践队员与两位书记在“党员谈心亭”进行交流
正值七月一日特殊日子,在王国权书记的领誓下,实践队员与春光村党员代表肃立在党旗下,再次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铿锵有力的誓言在青山间回荡,当高校学子的理想情怀与基层党员的质朴坚守同频共振,一场关于“破局”的思考在实践队员心中悄然萌发。
春光村书记与实践队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针对春光村发展困境,实践队与村委、村民代表举行了旅游发展研讨会,并提出五点参考建议。一是发展特色种植与绿色生产,扩大农产品销售;二是强化农耕体验与自然教育,拓展研学市场;三是深挖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举办特色节庆;四是联合周边共同开发,带动区域协同发展;五是注重人才培养与技术引进,培养与锻炼出一支留得住、做得好的人才队伍,推进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与村委、村民代表开展交流研讨
当青春遇见田野,当誓言融入青山,福建农林大学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的不仅是春光村的每一寸土地,更是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责任与担当。(赵琳笑 黄亚楠 黄祖强 邓雨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