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在莆田秀屿开展了一场以“党建红”引领“科技绿”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菌草与生态学院再生稻科技小院党支部党员和相关专家团队成员、生态学专业本硕博学生80余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党建红”引领“科技绿”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福建省稻作科技小院集群首席专家林文雄教授以“科技小院:生态农业的创新引擎”为题作主旨分享。他从全球农业转型背景切入,系统梳理了科技小院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破解传统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实现路径,展示了科技小院在再生稻品种选育、智慧农业系统研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生动诠释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践内涵。
活动现场
走入田间,菌草与生态学院再生稻科技小院党支部书记张晨璟、福建莆田大洋乡科技小院院长郑良涌,针对中药种植中的连作问题展开剖析,揭示了中药材与粮食作物轮作的高效种植密码;浦城再生稻科技小院院长宋家辉讲解缓释肥再生稻的作用及全程管理经验,涵盖养分供给、肥效提升和成本降低等要点;博士生许海龙以试验田为课堂,详解多年生水稻“一次种植、多年收获”特性,该技术可减少耕作成本、降低碳足迹,为农业绿色转型提供创新范式;科技小院成员们相互分享了旱稻、香稻、再生稻、大豆以及玉米种植的经验,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田间教学
此次活动是菌草与生态学院探索研究生党建实现“一融双高”新路径的生动实践,通过“专家领航-党员示范-学生参与”的三级联动机制,构建“党建引领保障+高校科研力量+地方产业需求”的乡村振兴协同创新机制,着力在党建业务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服务体系三个维度进行实践创新,将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力转化为强农兴农人才培养和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动力。(图\文 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