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追寻领袖足迹 体悟伟大变革”暑期社会实践队与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美丽中国行”社会实践队联合活动。两校师生共同走进武夷山“三茶”统筹馆、燕子窠生态茶园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学习交流,深入了解武夷山茶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助力生态富民与绿色发展。
活动合影
当日上午,实践团队抵达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在茶农和技术人员的详细介绍中,深入了解了当地独特的茶叶种植体系。技术人员重点讲解了“茶、林、草”共生的生态种植模式,这种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栽培方式,不仅保证了茶叶品质,更维护了茶园生态平衡。据介绍,燕子窠核心产区每亩茶园年产精茶约50斤,特殊的丹霞地貌孕育的酸性红壤(pH值4.5-5.5)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
讲解员为实践团队介绍“三茶”的文化以及茶的历史
随后,实践小队走进燕子窠“三茶”的展示馆中,了解到了“三茶”的文化以及茶的历史,也明白了是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和云雾缭绕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如今,这里以茶为媒,推动产业振兴与茶旅融合,游客可以亲手采茶、体验制茶,不但带动了产业也让游客们在茶香中感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实践团队在武夷山博物馆内开展茶文化专题学习
下午,实践团队前往武夷山博物馆开展茶文化专题学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系统了解了武夷茶从唐宋至今的千年发展历程,重点学习了“茶焙”“茶贡”等传统工艺,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茶诗茶画。在“万里茶道”展区,大家深刻体会到武夷茶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地位。博物馆内珍藏的宋代建盏、清代茶票等珍贵文物,让同学们对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九曲溪全景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武夷山标志性景点——大王峰开展登山活动。沿着徐霞客当年走过的古道,师生们一边攀登一边观察沿途丰富的植被生态系统。在海拔530米的峰顶,大家俯瞰九曲溪全景,实地感受“碧水丹山”的生态魅力。登山过程中,带队老师结合地质特征讲解了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价值,同学们则通过采集土壤样本、记录植被分布等方式,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这次攀登不仅锻炼了意志品质,更让大家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有了切身体悟。
此次联合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加强了两校师生在生态保护与可续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更让青年学子深刻体会到武夷山在“三茶”统筹、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以青春之力服务国家战略,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未来,两校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书写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青春篇章。(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