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铭‘纪’于心·循迹红色交通线”实践队深入龙岩市闽西革命老区苏家坡畲族村,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述红色交通线的历史
实践队怀着崇敬之情探访了毛泽东同志曾经修养读书“主席洞”以及中共闽西特委机关旧址“树槐堂”。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实践队员们面向村民与小朋友,通过知识竞答、情景剧演绎、视频展示等形式,生动讲述了“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光辉历史”,并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会,在追溯峥嵘岁月与共话民族情谊中厚植爱国情怀与民族共同体理念。
在“科技赋能乡村,科普点亮童心”主题活动,队员们化身科普导师,手把手教村中儿童操作无人机与照相机,将科技的魅力注入童真心灵。队员们实地演示无人机在农田监测等助农场景中的应用,直观展现科技力量如何为乡村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实践队员讲解无人机操作技能
在“传承红医精神,筑梦健康中国”活动中,队员们向孩子们深情讲述感人至深的红医故事,将革命年代的仁心大爱娓娓道来。同时,实践队向现场观众传授急救知识与创伤包扎技能,提升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防护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为健康乡村建设注入青春能量。
在座谈会上,实践队与苏家坡村干部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就如何深挖本地红色基因、盘活畲族特色文化资源、创新开发红色旅游产业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青年学子结合实地见闻积极建言献策,为打造“红色畲寨”特色发展模式贡献了宝贵思路。
实践队在苏家坡村委会合影
此次“三下乡”实践,不仅让青年学子在红色热土与民族乡村中经受了深刻的精神洗礼,更以文化浸润、科技普及与健康服务为苏家坡村注入了新活力。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在服务基层、助力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奏响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担当强国使命的青春乐章。(图\文 廖雅婷 姚诗雨 陈锦峰 陈铱敏 陈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