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寻梦红旅,品润农情”实践队前往宁德市周宁县纯池镇桃坑村半村苏维埃政府展示馆,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追溯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队在苏维埃政府展示馆前合影
在展示馆内,队员们通过斑驳的枪支、磨破的草鞋、锈迹斑斑的水壶等历史文物,深入了解1933年半村暴动的英勇事迹。当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徐应拾带领游击队与村民奋起抵抗,虽因寡不敌众被迫转移,但革命火种生生不息。叶秀藩、范义生、许奶炯等先烈的壮烈牺牲,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的革命信念。触摸复原的苏维埃政府旧址砖墙,许多队员潸然泪下,纷纷表示要延续前辈的奋斗精神,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实践队员参观展示馆文物
如今的桃坑村已焕发新颜。清溪中五彩鲤鱼嬉戏,桃林间鲜桃甘甜脆嫩,古廊桥成为村民文化休闲的空间,山林间金线莲、黄精等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展现出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村史馆内,革命历史与当代成就交相辉映,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同频共振。
暮色降临,展示馆内的革命火炬依然闪耀。此次活动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实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也认识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将以“迎难而上、砥砺奋进”的精神,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续写红色基因的新篇章。(周博宇/文 何艺哲 周卓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