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英都镇大新村:实干班子领航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09-24   作者:陈诗婷 黄钊伟   来源:东南网

秋日的南安英都镇大新村,处处皆是生机盎然的画卷:沥青路上“护花路”载着学子平稳前行,河道边村民惬意休闲,连片良田里农机穿梭作业。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路坑洼、水难喝、河污浊、田零散”的模样。自2018年党员乡村能人洪志谦带领村“两委”班子履职以来,大新村以实干破难题、促发展,走出了一条民生改善、生态宜居、产业兴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下雨出门满裤泥,孩子上学绕远路。”提及过往,村民老洪记忆犹新。村“两委”班子将修路作为首要任务,采取“向上争、能人捐、村民凑”的方式筹措资金。乡村能人洪振灿率先捐资90万元修建“护花路”,其他能人纷纷响应;2021年修2公里柏油路时,2000余名村民自发捐款100多万元。近5年来,大新村累计筹集资金两三千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沥青大道贯通、入户小路硬化、全村路灯全覆盖,村民出行难题彻底解决。

解决出行问题后,村“两委”班子又聚焦村民“吃水难”。过去大新村村民依赖井水、山泉水,旱季缺水、水质无保障。班子将建设自来水厂列为头号民生工程,挨家挨户收集意见完善方案,跑遍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施工期间与施工队共同攻克地质难题。历时一年,现代化自来水厂建成,家家户户用上安全便捷的自来水,70多岁的洪阿婆拧开水龙头感慨:“再也不用挑水,日子太舒心!”

曾几何时,大新村峤山桥至树墘的4公里河道淤积严重、垃圾漂浮,夏季臭味熏天。村“两委”班子制定生态河道建设计划,清理底泥垃圾、种植绿植、修建步道,并聘请专人管护。如今,河道水清岸绿,黄昏时分村民沿步道散步、嬉戏,昔日“垃圾溪”变身村民“精神家园”,村民陈大姐笑着说:“以前躲都躲不及,现在天天想来转一转。”

针对农田零散、农机难进、年轻人不愿种的问题,村“两委”班子推行“村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村民代表考察学习,打消村民土地流转顾虑。今年,大新村成功盘活400亩零散土地,建成集中连片高效良田。“未来还要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让土地生金、村民增收。”洪志谦的话语中,满是对大新村美好未来的憧憬。

责任编辑:谢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