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就“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的提问。
农民日报:在过去的几年扶贫工作中,向农村派驻了很多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这些下派的干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也有一些有“水土不服”的情况。请问,我们下一步的扶贫工作中有哪些措施?如何让这些驻村干部能够更好地和扶贫工作相结合,激发出农村的内生动力?谢谢主任。
刘永富:向贫困村派驻村工作队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党中央决定的。就像我们派过土改工作队。这一次向所有的贫困村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就是因为贫困村缺乏人才、缺乏资金、缺乏干事的人,所以把这个驻村工作队派下去,帮助他们脱贫,在脱贫的过程中,把当地的村两委带头人再培训出来,若干年以后,我们完成了脱贫攻坚战,驻村工作队撤走,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培养当地的人才,包括贫困村人才回流,是这样总体的安排和设想。
这些驻村工作队员都是响应中央的号召、党的号召、政府的号召,申请到村里去帮忙,他们都是满腔热情,在单位绝大多数的同志都是表现优秀的好同志。但是,这个事情不是因为你主观愿望想干好就能干好的,既有自身的条件,又有外界的条件。所以去了以后,多数很好的发挥了作用,有的还得到了提拔重用,有的甚至留下来,有的离开的时候老百姓不让走,恋恋不舍,最后又留下来了,有的一干就是三、五年。确实有一部分去了以后主观的想法和客观的实际有差距,有一些城市的孩子没到农村去干过,即使是农村的孩子,现在读书、考大学,有一些农活也不会干了。所以,老百姓有一个认可的过程,他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至于你说的有个别人有一些不良行为,那是少数,不代表主体。对好的提拔,对不太适应的我们把他换回来,有的省去年一年换了1000多人,对个别影响驻村工作队形象的也给予了处理处分。所以,一个老鼠坏一锅汤也是有的,但这项工作的主流趋势是好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