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长泰县:“和而不同”打造美丽乡村
2017-03-14   作者:巫奕龙   来源:新华社

  “古桥、古庙、古厝、古树、古琴”——“五古丰登”后坊村,“千年古村、千年古樟、千年民俗、千亩花海”——“四千美景”山重村,“慢客村、慢客园、慢客岛、慢客亭、慢客路”——“五慢生活”上蔡村。

  一村一品一韵,是首批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县闽南长泰的一大亮点。近年来,长泰以“和而不同”为基调,探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具有闽南风、长泰味、标准范的“长泰模式”。

  整治先行

  走进地处偏僻的坂里乡新春村,但见坂里溪清水流淌,慢步道两岸蜿蜒,青草茵茵,杂花生树。“整治之前,坂里溪就是一条臭水沟。”村支书汤链金说,“现在新春可是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了。”

  近4年来,长泰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9亿元,推进生猪养殖、农村垃圾、工业排污、矿山石材、水土流失等专项治理,实施了村容整洁的“四无标准”:房前屋后无垃圾、鸡鸭圈养无异味、河道沟渠无污水、道路两旁无丢弃。

  副县长叶水山说,长泰在农村推广“垃圾不落地”做法。县里每年投入垃圾处理专项经费1500万元,各村采取“一事一议”向村民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每户农户配备专用保洁桶,各村按人口配备固定保洁员、专用垃圾车,通过“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实现可降解垃圾不出村,日产日清、长年保洁。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90%以上,转运率100%。

  特色彰显

  陈巷镇古农村古仓自然村拆旧建新后,28栋别墅俨然而起,与绿色田野融为一体。更引人注目的是,房前屋后,路旁桥边,随处可见活泼可爱的阿玉阿米卡通像,房屋墙上则画着阿玉阿米的生活故事。

  “我们这里盛产玉米,就将玉米文化创意融入村庄建设中,建设玉米主题公园,展现玉米农耕文化,打造‘玉米谷仓’。”村支书卢春福说。

  长泰美丽乡村着力突出县域特色、生态特色和人文特色。城镇新建楼房沿街一律采用地中海风格加闽南元素,骑楼加坡屋顶;村庄房屋立面按红砖白墙燕尾脊进行改造,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

  长泰还充分挖掘漳州史上唯一状元林震的状元文化、五里清风亭的清廉文化、三公下水操的忠义文化等优秀本土文化,精心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乡土历史遗迹。

   产业升级

  美丽乡村必须有产业发展和百姓富裕为支撑。长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转产、转业、转型,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

  长泰出台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扶持林下经济、发展农家乐和旅游民宿等扶持政策和相关标准,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引导发展现代农业、花卉苗木、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与观光农业等旅游配套项目,带动农业农村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村、后坊村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文化等优势产业规范化发展结合起来,以山重村“赏花摘果、宴若桃李”和后坊村“天人合一、五谷丰登”为主题,打造厦漳泉和潮汕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

  美丽乡村建设融合现代文明与乡村风情,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农民就业,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目前,全县休闲观光农业拥有从业人员约3万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