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南方山区的规模经营 ——关于福建永春县坑仔口镇一个种菜大户的调查
2017-05-04   作者:   来源:农村经营管理-中国农村网

  节日回乡期间,我与家乡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上的种菜大户杨金英交流。她以自身案例生动展示了南方山区“规模经营”的一种状态,给人以深刻启示。杨金英是种菜大户,但这只是相对镇上的其他农户来说的。目前,镇上有十几个种菜卖菜的农户,杨金英种菜比较多,卖菜也比较多。她笑着说:“我只有1.6亩菜地,每天卖菜只有40块钱,哪里是‘大户’”。镇上像她这样的“大户”有三四个,还有十几个农户种菜的规模仅几分地,每天销售额一二十元。从一般角度看,杨金英是属于耕地规模超小的农户,但从当地的耕地资源和农户的耕作能力看,耕种1.6亩菜地已经是经营规模的上限。

  一、耕种6块土地,涉及40口人

  坑仔口镇属于人多地少的南方山区,家家户户都在山坡上开辟了茶园和柑橘园。近年来,由于茶叶滞销,柑橘黄龙病肆虐,不少茶园和柑橘园都已荒废,只有村镇附近的少量耕地还有人耕种。杨金英所在的小队人均耕地仅有0.3亩,且大多是离村镇较远的山坡地。唯一的平原地在镇中心小学后面,俗称“小学后”,大约13亩。在二轮承包分地的时候,小队大约300人,把“小学后”平分了,人均仅0.04亩,按户承包。杨金英种菜的耕地有6块,分散在“小学后”等不同的地方。其中,1块0.2亩的土地是二轮承包时自家5口人分到的,另外5块总共1.4亩的土地都是从小队其他农户流转来的,包括:户主康建业15口人的(含儿子儿媳的)总共0.6亩的土地,租金是每年350元的蔬菜和猪肉;户主康文艺、康智意、康福延各5口人、每户0.2亩的土地,租金分别是每年50元、60元、100元的现金;还有户主康全福5口人、0.2亩的土地,无偿给杨金英耕种。由于都是小队内熟识多年的农户,土地流转都是口头约定的,都没有签订合同。除了流转给杨金英的,小队内其他农户都还在继续耕种0.1-0.2亩土地(山坡地大多已不再耕种)。与他们相比,杨金英耕种了40口人的1.6亩土地,俨然已是“专业大户”。

  二、轮种10多种蔬菜,年入1.2万元

  坑仔口镇地处亚热带,常年雨水丰富,温暖湿润,春节期间最高温度达到30℃以上。以前,农民一般每年种植三季水稻。现在,由于品种较好、产量很大,农民每年只种两季水稻。目前,“小学后”仍然主要种水稻。杨金英是为数不多、专门种植大田应季蔬菜的农户。春天主要种植空心菜、小白菜、苦尾菜、四季豆、黄瓜、地瓜、茄子,夏天增加卷心菜、大白菜、花菜、芥菜、莴笋、莴菜、菠菜、香菜,秋冬季节再增加青蒜等。随着季节变化和市场需求,杨金英安排在不同的地块同时种植几种蔬菜。除此之外,一般每块菜地还都会轮种一季水稻,以减少虫子、保证口粮。由于杨金英种菜多年、种菜技术公认较高,再加上种菜计划安排合理,她全年可以持续、均衡地产出各色优质蔬菜。与其他种菜农户相比较,杨金英的蔬菜种类丰富、品质可靠,比较受市场欢迎。虽然每天提供的蔬菜量较大,但一般都能顺利销售,种菜数量和卖菜收入是其他菜农的1.5-2倍。一年下来,1.6亩土地种菜毛收入可以达到14000元左右,扣掉地租、种子、农药、肥料成本大约1500元,净赚大约12500元。但是一平均,夫妻两人每人每天却赚不到20元。

  三、每天起早贪黑,全年基本无休

  杨金英有三个儿女,平均每月两千元左右的赡养费给家里。但是为了偿还前些年盖房的欠款,添补农村人情往来的费用,她和丈夫坚持种菜。现在两人还帮带一个孙子,忙得不可开交。种菜除使用一个简易的喷药机外,没有任何农机或畜力。地是一锄头一锄头翻的,肥是一把一把撒的,水是一桶一桶浇的,草是一棵一棵拔的,菜是一棵一棵摘的。杨金英的丈夫主要负责翻整菜地等重体力活、带小孩和做饭。杨金英则负责播种、施肥、浇水、打药、除草、采摘、清洗和销售。每天凌晨5点,天还黑漆漆的,她就戴上矿灯到菜地摘菜,把菜一棵棵洗好,一把把捆好,然后挑到集市上卖,大约中午卖完。她说,种菜不像种稻,种菜比较辛苦,每天都要到地里干活,一年到头休息不了几天。家里还养了两头猪、五六只兔子、七八只鸡鸭,中午和晚上回去还要给它们喂食,因此,只有很少的休息时间。她不无感慨地说,现在要是还有人想把地租给她种,她和丈夫已经没法种了。

  四、经营特点和调研启示

  杨金英的劳作非常辛苦,收入非常有限。经营方式是人多地少的南方山区所摸索的耕地规模超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个经营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均经营土地面积是人均拥有土地面积的20倍;二是农业经营是农民的主业、不是兼业,是市场化运作、不是自给自足生产;三是劳动力全部是家庭成员,没有雇工;四是就业充分,闲暇极少,不存在所谓的剩余劳动力;五是技术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很大,短时间内不存在改善的可行性;六是这种精工细作、规模适度的农业经营在封闭的环境下,已经实现了较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但农业经营收入总额仍然太低,仅仅是初步摆脱了贫困,距离实现小康还很远。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规模经营在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表现。水稻可能需要几十亩土地,蔬菜就少很多。规模经营的面积标准不应一概而论,而要因地制宜、因物制宜。二是规模经营与土地资源状况、耕作制度、劳动工具等有很大关系。土地资源越稀缺,就越要依靠其他要素投入。土地耕作频率越高,劳动工具越好,越容易实现规模经营。推动规模经营要加强技术和资本投入。三是山区脱贫致富,既需要农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精准扶持,推动贫困山区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既要用好现有耕地,还应结合实际,用好山林等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