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部春播基本顺利 进度同比偏慢
2017-05-08   作者:   来源:新农网

  一、春耕春播进展

  目前,东北地区一季稻播种工作接近尾声;北方春玉米播种大面积展开,春小麦处于播种至幼苗生长期;新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花处于播种出苗期;南方水稻、春玉米等作物处于苗期生长阶段。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5月2日,全国各类农作物已完成春播计划的47.3%,同比慢2.8个百分点。其中,粮食已完成42.2%同比慢3.8个百分点;油料已完成44.7%,糖料已完成81.8%,棉花已完成74.1%。全国早稻已栽插97.4%,同比快1.1个百分点。一季稻已育秧65.2%,已栽插8.4%,进度同比相当。春小麦已播59.6%,同比慢3.8个百分点。春玉米已播49.8%,同比慢6.5个百分点。大豆已播19.2%,同比慢1.1个百分点。

  二、春耕春播期间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辽宁西部和吉林西部墒情偏差不利春播。东北地区3月至4月上中旬气温持续偏高1~4℃,积雪融化早、土壤解冻快,利于春耕备播。4月17-18日,东北地区东部出现第一次透雨,累计降水量达10~40毫米,辽宁东部、吉林中东部等地土壤表墒有明显改善,利于春耕备播。但辽宁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入春以来无有效降水,气温偏高,土壤失墒较快,墒情偏差,不利旱地春播。4月19-25日东北地区东部气温偏低1~4℃,其中19-21日、24-25日出现阶段性低温,平均气温为4~8℃,一季稻育秧进度略受影响。

  西北地区大部光热适宜,降水偏多,利于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入春以来,西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1~2℃,大部农区降水偏多3~5成,土壤墒情适宜,对春小麦、春玉米等播种出苗有利。但3月11-13日,宁夏河套灌区持续阴雨天气,使部分低洼田地湿度过大,对灌区春播收尾和局地春小麦出苗不利。

  华北和黄淮大部水热适宜利于春播。4月以来,华北、黄淮大部气温偏高1~4℃,华北南部和黄淮北部降水量有25~50毫米,黄淮南部有50~100毫米,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水热条件利于春播开展。但河北中部降水偏少,土壤表墒偏差,对春播略有不利。

  长江中下游地区3月中旬至4月上旬阴雨和强降水影响春播。3月中下旬,江南大部多阴雨天气,其中,15-27日,江南地区平均累积雨量达90.5毫米,为1998年以来的第2多,日照偏少3~5成,阴雨寡照不利于早稻播种育秧,部分低洼农田出现烂种烂秧现象。4月初,江南地区天气好转,早稻播种进度加快。4月5-11日,江南中北部、江淮、江汉多阴雨天气,雨日有5~6天,降水偏多5成至4倍,日照时数不足20小时、比常年偏少3~8成,其中5-6日、8-10日出现1~4天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导致部分农田土壤过湿持续或加重,部分早稻秧苗长势偏弱,棉花等旱地作物播种缓慢。4月中下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时段天气晴好,利于一季稻和棉花播种出苗。

  广西北部3月中下旬多阴雨寡照天气,早稻播种进度缓慢。2月下旬,华南南部气温偏低1℃左右,福建南部、广东东南部日平均气温≤12℃日数为2~5天,阴雨日数达5~6天,对早稻备播和播种育秧不利。3月上旬,华南南部多晴好天气,气温偏高1~4℃,日照偏多3~5成,利于早稻播种育秧。但3月中下旬,广西北部多阴雨寡照天气,阴雨日数达9~16天,日照时数偏少3~5成,气温偏低1~2℃,导致早稻播种育秧进度缓慢、幼苗长势偏弱。

  西南地区大部水热适宜利于春播,3月中下旬东部低温阴雨寡照不利春播。3月中下旬,云南和四川中部等地水热适宜,春耕春播开展顺利。但西南地区东部气温偏低1~2℃,降水量有25~100毫米,阴雨日数达11~25天,低温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一季稻和马铃薯播种,重庆中西部局部水稻出现烂种烂秧。4月以来,天气转好,西南地区大部水热适宜,利于春播。

  三、5月3日至5月9日春播天气展望

  预计未来一周,东北大部地区气温以偏高为主,辽宁西部、吉林西部、内蒙古东部等地仍无有效降水,温高少雨使土壤失墒加剧,干旱不利春玉米和大豆等旱地作物播种。5月3-6日,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局地有大雨,影响春播作业。

  5月2-4日,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5月3-6日华北有小雨,利于墒情改善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

  四、农业生产建议

  一是北方尚未完成播种的地区应及时趁墒播种春玉米和棉花等作物,加快春播进度;吉林西部和辽宁西部等土壤墒情偏差地区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积极造墒播种,采取先播后灌、铺设滴灌管道、起垄覆膜等抗旱措施确保完成春播任务。

  二是已出苗地区要做好作物苗期田间水肥管理,及时查苗补苗,保证苗齐苗壮。一季稻区应加强水稻苗床水肥管理,并适时开展水田泡田工作,为移栽做准备。

  三是各地要注意防范雷雨大风、冰雹、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对春播作物的不利影响;同时要做好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