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喝茶已成为李宗衡生活的一部分
从业10年的媒体人转行当起果农,自台湾跨越海峡来到福州,果农再变身种茶农……在外人看来,44岁的李宗衡人生轨迹有些另类。
“放下笔杆,拿起了锄头,还穿越海峡,在福州这个茶叶之乡插旗,很多人不理解。”李宗衡笑着说,但他有自己的坚持,那就是在福州种出平价、放心、好喝的台式高山茶。
放下笔杆拿起锄头
李宗衡在台北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多家报社、电视台工作了10年。从媒体人到果农的身份转变,是在2008年。
“在媒体工作时,接触面广,交到了许多行业的朋友,特别引起我关注的,是农业问题。”李宗衡说,“人们常说,农业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夏季,台湾的台风多,农作物易受灾,农民常常血本无归。”
工作中,李宗衡发现了当时台湾农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而现有的农业从事者观念落后,导致发展遇到了瓶颈。”李宗衡举例说,如农产品供求信息不对称、农药使用方法有误、不太重视食品安全、环境受损等问题。
2008年,李宗衡毅然辞去从业10年的媒体工作,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前往台湾屏东的乡村,当起了果农。
他成立屏东县农业发展协会,带领大家采取“农业+文创”的创业办法,学习科学的水果种植方法,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打造观光休闲农业。他还利用媒体人的优势,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方法,为农场打出了品牌。
就这样,李宗衡从媒体人变身为果农创新创业的带领人。
雪峰山上的台湾高山茶
李宗衡的梦想并没有止步于台湾。
“来到福州,真是因缘际会。”去年初,李宗衡认识了福州市庆懋茶园开发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当时,这片位于雪峰山的茶园已开垦8年,却缺乏规范管理。
一探雪峰山茶园,给了李宗衡惊喜。“我发现,这里的海拔1000多米,土壤肥沃、空气清新,可以造就高品质的茶叶。”随后,李宗衡便入股福州市庆懋茶园开发有限公司,开启了茶园的新生。
按照“原生态、无公害”的食品安全理念,他带领茶农用手除草,严格规范使用农药,这样既种出了好茶,也保护了环境。
目前,庆懋茶园台式高山茶年产量已达1万多斤。在今年的“海交会”上,庆懋茶园的茶叶在“斗茶”中脱颖而出,成为海交会的唯一指定茶。
榕台青年结盟创业
“一茶一壶一律所”,这是李宗衡的生意经,也是他的榕台“朋友圈”。
“来福州后,交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其中两个分别从事茶壶销售与律师工作,由于交情好,生意上又有合作,我们就组成了创业结盟。”李宗衡觉得,这个结盟不止是事业,更是友谊。
李宗衡的好人缘和热心肠,也使他成为两岸青年创业的中间人。他担任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两岸媒合委员会副主委,为台湾青年来榕创业牵线搭桥。
“两岸不少实体企业都处在电子商务冲击下,这给了体验式的企业发展的机遇。所谓体验式,是指可实际接触的、给人真实感受的活动。”李宗衡说,“两岸的这类企业有很多合作空间。比如休闲农业等,台湾此类企业的发展起步早、较成熟,而福州的市场更广,未来合作大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