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亿万农民中寻索决策伟力   ——农业部2017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综述
2017-05-15   作者:张国庆 李朝民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图为广东省廉江市西郎村党支部老书记陈华龙送给调查组的6个大字。(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调查研究成果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

  2011年,农业部启动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是部党组抓的一件大事,是农业部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行动,是改进调查研究的有效形式。三农工作者只有先下田头再回案头,作出决策才更有准头。”

  今年是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的第7个年头。2月20日至4月13日,农业部分两批派出27个调查组、108名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严格按照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的要求,深入全国27个省份开展调查。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农业部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年的工作主线,并围绕这个主线提出了36项重点工作。为探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方良策,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聚焦4个主题:粮价下行对种粮积极性的影响、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情况、新型经营主体产业扶贫情况以及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带着问题,各个调查组放下架子、伏下身子,甘当农民的学生,深入农业一线、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群众,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

  “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最大特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更加务实力求实效,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开展主动调研,抓住不放,为推动中国三农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毕美家说,调查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中央领导高度肯定和农民群众欢迎。

  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正确的。各地通过结构调整、种养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粮价下行影响,有效扭转“谷贱伤农”现象

  2016年,玉米确实是一个热词。主要原因是,这些年,我国玉米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严重供过于求。

  针对这一状况,去年国家启动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将实行8年之久的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这是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一件大事,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场标志性硬仗,备受关注。

  黑龙江、吉林等省调查组反映,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正确的,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取得了明显成效。

  首先是促进了玉米价格回归市场,改变了近年来玉米市场价格不断提高、库存不断增多、补贴和亏损不断增加的局面,形成了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

  其次是提高了国产玉米竞争力,国内玉米市场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进口玉米不再具有价格优势。农业部预测,今年玉米进口量有望低于去年水平。

  第三是促进了玉米结构调整,2016年调减籽粒玉米近3000万亩,仅黑龙江就调减了1900多万亩,农民开始种一些效益高的作物。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收储制度改革政策,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带领农民取得了玉米面积调下来、粮食产能稳固住、农民增收持续的良好效果。2016年,全省粮食总产1211.7亿斤,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素有“中国油豆角之乡”的美誉,当地农民种植油豆角亩产4000-4500斤,2016年每斤油豆角均价1.5-1.7元,扣除成本,亩均纯收入6000元左右(不含自投工),相当于一公顷玉米的收益。

  当然,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如农民种粮收益下降,生产积极性受挫,个别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甚至大面积撂荒等。

  调查显示,长期以来,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导致种粮大户的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之所以出现“毁约弃耕”现象,主要因为粮价下跌、土地流转价格高位,盲目扩大经营规模,最后“崩盘”。同时,也有种粮大户利用粮价和地租“双降”之机,选择“逆势接盘”。

  如何应对粮价下跌?从调查看,各地通过结构调整、种养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粮价下行影响,实现了提质增效,有效扭转了“谷贱伤农”现象。

  譬如,辽宁朝阳县采取“稳粮、扩经、优畜”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江苏泗阳县通过提高单产、提升品质、共享服务等,提高种粮比较效益……

  尽管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卓著,但随着气温快速回升,农民手中还有不少余粮,东北部分地区集中售粮压力凸显。这也提醒我们,在改革中要做好风险防范,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库存粮”,防止出现大面积“卖粮难”。

农业部表示,今年将坚定不移把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推向深入,继续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1000万亩,改种优质食用大豆、杂粮等作物。

  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在技术模式集成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须防止“非农”“长休”两种倾向

  “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中央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强调,“能不能抓好这项工作,是对农业部门党性和工作作风的检验,也是对农业部门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的考验。”

  为切实做好这项试点工作,2016年,农业部会同中农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0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协同推进落实。

  据了解,中央财政安排14.36亿元资金,在东北冷凉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区实行轮作试点500万亩,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实行休耕试点116万亩。2017年又分别增加1000万亩和200万亩。

  从调查情况看,在推进轮作休耕的工作机制、技术模式集成、政策框架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技术模式上,在轮作区实行“一主”与“多辅”结合。“一主”就是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多辅”就是实行玉米与薯类、杂粮杂豆、油料作物、蔬菜及饲草等作物轮作。在轮作上,注重比较效益,让农民改种的作物收益不减。在休耕上,注重收入保障,与土地流转费用基本相当。

  比如吉林省汪清县构建了县统筹、乡监管、村落实的监督机制和“两审核一公示”“延后发放”的轮作补贴发放机制,有效促进了当地米豆轮作;甘肃会宁县建立了全县耕地休耕轮作试点地块管理系统,方法科学、工作高效。

  虽然轮作休耕试点取得一些成效,但它毕竟还是新实践,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试点中一些地方也凸显出不少问题,比如补贴资金没有落实、农民积极性不高、轮作模式不尽合理、休耕地块选择标准不统一等。

  河北调查组建议,在试点区域内,按建制整村整方推进,定期轮换实施试点,便于结构调整和平衡群众需求;根据粮价波动和土地收益等因素科学制定补贴标准,既要考虑休耕农户合理收益,也要兼顾非休耕农户心理承受能力。

  中央明确要求,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调查组建议,在深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中,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借轮作休耕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搞非农化。同时,还要防止“长休”倾向。

  农业部强调,轮作休耕是生态保护措施,不是发家致富措施,千万不能让轮作休耕演变成了农民弃地、耕地撂荒。

  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有深刻教训。对休耕的农户每公顷给予1万元补助,休耕补贴加上老农补贴,其净收入远高于耕作所得。因此,近年来申请休耕的面积越来越大,而农民领取休耕补助后疏于农田管理,导致不少良田成了荒地,地力不断下降。目前,因休耕补贴远远大于种粮收入,河北等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农民争相要求休耕,出现“僧多粥少”现象。

  调查组建议,当前,有关部门要抓紧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轮作模式、技术标准和地块选择方法,建立监测体系,实现休耕轮作监测全覆盖。要未雨绸缪,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经验教训,对可能出现的倾向性问题及早做好预案。

  毕美家表示,调查组了解到的情况以及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都将成为农业部继续开展好耕地轮作休耕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韩长赋部长、余欣荣副部长分别在《百乡万户调查情况反映》上,对贵州、湖南两省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调研情况作出重要批示,也反映出对调研成果的高度肯定。

  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发展产业切实提高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拓宽了农民脱贫增收门路,保证了脱贫效果可持续性

  从去年开始,农业产业精准扶贫成为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的重要内容。从调查结果看,目前,各地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行业、资金、技术等方面优势,拓宽了农民脱贫增收门路。同时,也涌现一批服水土、接地气的典型范例。

  ——一粒花生。河南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年产量约40万吨。如今,正阳县已打造成花生良种繁育基地。仅此一项,全县可增加收入8亿至10亿元。

  为最大限度挖掘花生产业价值,正阳农民将花生秧和花生壳作为畜牧饲料卖给龙头企业,用于生猪、湖羊养殖,实现“变废为宝”。围绕花生深加工,正阳相继引进了君乐宝乳业、维维集团等知名企业。

  目前,正阳县已构建了“花生种植+花生机械+秸秆综合利用+花生深加工”的花生全产业生态体系,搭建了多行业全面协同发展的大舞台。

  ——一个蜜桃。山东蒙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全县15万农户中有12万户种植蜜桃,种植面积达65万亩,农民收入约70%来自蜜桃产业。2016年,全县2.2万人实现脱贫。

  为解决鲜桃保质期短、农民卖桃难等问题,蒙阴将产业化项目扶持重点向果品加工企业倾斜。目前,全县有233家果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1.2万。其中,欢乐家食品公司总投资10亿元,建成了北方最大的果品加工基地。

  小蜜桃如何走俏大市场?蒙阴采取“线上+线下”立体营销模式,成立蒙阴宗路果品专业合作社,把蜜桃等果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县农村电商已有1200余家,年交易额达15亿元。

  ——一只龙虾。作为“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市通过“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贫困户赵宝红就是受益者之一。夫妻双双肢体残疾,去年通过养殖二三十亩小龙虾,赚了十几万元,一年就脱贫了。

在关山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关山村党支部书记胡文斌介绍,2013年,村里流转1.1万亩土地,由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农民每亩至少有4000元的净收益。

  关山村只是潜江市“虾稻共作”的一个代表。“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极具示范效应,不仅带动该村贫困户脱贫,还带动其他村养殖小龙虾的热情。目前,在潜江已有千千万万的农民兄弟通过“虾稻共作”实现脱贫致富。

  ——一只桑蚕。广西宜州市是桑蚕产业大县,桑园面积、鲜茧产量连续11年保持全国领先。近年来,宜州实施桑蚕产业脱贫工程,全力打造中国丝绸新都。2016年,桑蚕产业带动约40万人就业,蚕茧销售收入23.8亿元。

  宜州市实施“优茧工程”,对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和管理,引导蚕农组团建立桑蚕合作社,探索“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在多个贫困村建立桑蚕样板示范点。去年,全市贫困村养蚕收入4.4亿元。

  围绕建设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宜州引进一批精深加工企业,形成茧丝绸产业集群效应,丝绸总产值达16.4亿元,培育了“刘三姐”“南方丝巢”等知名品牌。同时,还引资建设东盟国际茧丝绸交易中心项目。

  实践证明,新型经营主体是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纽带,是促进产业扶贫提高效率、降低风险的重要保障。而今,各地新型经营主体严格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切实通过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保证了脱贫效果可持续性。

  农民增收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市场需求,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方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民收入新的增长极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63元,实际增长6.2%,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首次低于GDP增幅。

  2017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增收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和国内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双挤压”,农民工外出就业规模和工资水平增速“双下降”等复杂局面,农民增收的难度可能更大。

  怎么办?调查发现,当前农民增收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各地“握指成拳”共同发力。概要讲,农业部和各地农业系统重点是从调结构增收、延长产业链增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增收、改革增收、节本增收等方面发力。

  最吸睛的是,各地厚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通过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方式,打造农民收入新的增长极。

  江西莲花县强化科技创新,健全扶持政策,通过抓绿水青山、抓特色农业、抓品牌打造、抓功能拓展,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一池莲花释放出绿色新动能。立足田园风光、文化底蕴,莲花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

  浙江绍兴市盖北镇做起品牌文章,将本地葡萄成功注册商标,不断强化科技引领推广,推动葡萄产业提质转型,走出一条政府、农民积极互动,农业、旅游有机结合,经济、文化相互交融,农民增产又增收的新路子。

  广东博罗县松树岗村,通过新农村建设,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完美结合,不到3年时间,该村已打造成为农民的家园、市民的公园和游客的乐园。全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1.65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2.56万元,增长55%。

  安徽全椒县“80后”创客徐礼平,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重点是做良心产品,深耕精致农业。徐礼平对合作社精准定位,整合资源打造“悠然自得”品牌,将产品销售半径扩大至南京等地,有效带动社员增加收入。

  调查组表示,“城归潮”是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当前农业农村已成为创业创新的新天地。返乡下乡人员,不仅有农民工,还有大学生、退役军人等,他们接受了城市的熏陶,视野开阔,积累了一些资金,具有一技之长,而且80%以上从事的都是新产业新业态,自己当老板,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大有可为。

  去年11月,国办专门印发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意见,送上了“八大政策礼包”,含金量较高。比如,在市场准入上,设立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在金融服务上,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以及农机具等可以抵押贷款;在用地上,允许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创业,也可依托自有和闲置农房院落发展农家乐。

  农业部表示,今年要以扶持农民工、大学生等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为重点,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业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让“双创”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尊重农民群众,在感情上贴近农民群众,在作风上深入农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农民群众,从实践中找到了三农发展的恒久动力

  调查组成员进村入户、吃住在农家,和乡村干部交心,与农民拉家常。108名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在广袤的乡野,留下了他们那带有温度的脚印和亲切问候,带走了亿万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调查组普遍认为,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既是一次在基层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又是一次教育和引导农业部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的实际行动,更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行动。

  毕美家表示,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已经成为中央国家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知名品牌,也成为农业部研究做好三农工作的长效机制,不仅调研了三农实情,而且还培养锻炼了干部,达到了“改作风、转方式、育干部”的初衷。

  调查组成员深有体会地说,只有放下身子,和农民面对面、心贴心,才能真正融入其中,群众才会跟你说实话、诉真情、话期盼。大家白天进村入户、走访座谈,晚上交流心得、撰写材料,不仅完成了既定的调研任务,还通过多种形式体验了农村社会的变迁、农业劳作的艰辛和农民生活的品位。

  3月29日发生的一幕,令人难忘。广东调查组在廉江市西郎村与村民座谈时,村党支部老书记陈华龙打趣道:“我种完荔枝后,最爱的就是写个字、画个画,不要以为农村老头子只懂种地哦。”高中毕业的老书记,让我们看到乡亲们丰富的精神世界,生活不仅只有一亩三分地,还有诗和远方。临走之前,他写了“百乡万户调查”6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送给调查组,并不停地说:“谢谢你们!”

  诸如此类的暖心故事,不胜枚举。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方面,真正实现在思想上尊重农民群众,在感情上贴近农民群众,在作风上深入农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农民群众,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据了解,27个调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田间访问等形式,共走访107个县市、372个乡镇、638个村庄、5149户农户,召开座谈会501次,访谈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7591人次,报送综合调研报告27份,编报《百乡万户调查情况反映》17期,从生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三农稳健发展的恒久动力和希望所在。

  如今,农业部带着沉甸甸的硕果,迎着时代的浪潮,在优良作风的保障下,与亿万农民一道,向着实现三农中国梦浩荡前行。我们坚信,只要农业战线党员干部上下同心,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念兹在兹寻索决策伟力,就一定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续写三农跨越发展的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