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是宝选对品种用好技术最关键
2017-05-26   作者: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1.jpg

刘刚在查看桑树的挂果情况。

  品种点击

  用诱变育种选育适合四川蚕区栽培的优质高产耐旱桑树新品种及适合桑茶加工的芽叶兼用型桑树新品种。如优质高产抗旱新桑品种川桑7431,优质高产芽叶兼用型桑树新品种川桑83-6、川桑83-5,这些新品种适合四川盆地及丘陵山区栽培,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与老品种相比,新品种全年平均每公顷桑产叶量增加11%-20%。

  市场把脉

  我省重点蚕区及省外的重庆、云南、浙江、广东等地先后应用推广新桑品种150.5万亩。芽叶兼用桑可生产桑芽茶、桑叶茶等功能型产品,极大提升经济价值。同时通过桑的综合利用,如桑枝生产食用菌袋料、桑枝(蚕沙、食用菌菌渣)等制作生物有机肥等,累计新增社会总产值51.63亿元、新增社会纯收益30.16亿元、新增总利润21.12亿元,累计节支总额9.32亿元。

  专家档案

  刘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蚕业专家,联系电话:0817-2232591。

  “桑树是个宝,叶、果、根都能食药两用。作为四川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桑树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目前,我们研究出优质高产耐旱及适合桑茶加工的芽叶兼用型桑树新品种,极大提高桑树抗旱、芽叶兼用、多元化利用等方面的性能,满足桑树的各种需求。”5月17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党委书记、蚕业专家刘刚一边在桑园里忙着收获桑葚,一边给介绍了川桑新品以及其栽培技术。他说,四川作为“东桑西移”的重要接产地,形成了攀西、川南、川中北三大优势蚕区的蚕桑区域布局,“十三五”期间,各地先后将蚕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支柱产业。

  多技术结合建园周期缩短两年

  东西好不好,品种是关键。刘刚向推荐了他们培育的三个优良品种。

  他们是在常规杂交育种的基础上,用诱变育种方法选育的适合四川盆地及丘陵山区栽培的优质高产耐旱桑树新品种及芽叶兼用型桑树新品种。该技术大大加速了育种进程、缩短了育种年限。项目研究育成3个突破性桑树新品种:优质高产抗旱新桑品种川桑7431,优质高产芽叶兼用型桑树新品种川桑83-6、川桑83-5,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国内领先水平。与老品种相比,新品种的全年平均公顷桑产叶量增产11%-20%。其中,川桑7431新桑品种有100万亩,全年平均每公顷桑产叶量为33034.25公斤,比老品种增产20.26%。

  刘刚说,利用杂交桑“一步成园”技术优势及桑树无性繁殖特点,建立“一步成园+无性繁殖+快速成型”的桑树速生栽培技术体系,可缩短建园周期两年以上。

  栽培新模式让亩桑收益翻倍

  我省各地曾推行 “密植桑园”的栽培模式,但由于栽植株数较多,桑园光能利用率低,病虫危害较为严重,且不便于桑叶采摘和桑园管理。为此,刘刚重点推荐了“6215”栽培模式,他说这是桑树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桑园综合开发新技术,亩桑收益增加1倍以上。

  “6215”宽窄行栽培模式是指在相对集中、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地里,按照宽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的三角形错位栽植,宽行套种粮、经作物,窄行栽桑,亩栽桑1000株左右,并可进行机械化耕作的栽培模式。

  刘刚指出,“6215”宽窄行栽培模式的目的是桑粮套种、桑经间作,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亩桑效益,栽培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首先,选择相对集中成片的好田好地,便于统一规划、集中栽植、集中管理。

  其次,有充足的水肥条件,以便桑树生长。

  第三,选择优良品种,以提高桑叶质量和产量,提高亩桑效益。

  第四,坚持桑粮套种、桑经间作,合理有效地发挥土地的综合使用效率。宜选择低杆经济作物,春夏季套种黄豆、牧草为宜,秋冬季套种马铃薯、豌豆、胡豆、蔬菜为主。

  第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格栽植,栽植时要确保规范化。

  最后,加强桑园管理,搞好树型养护、病虫害防治、肥培管理等工作,要特别注意间套种作物用药安全,防止养蚕中毒现象的发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