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价格下跌明显 农业供给侧改革任重道远
2017-05-31   作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场全国性的波及大多数农副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一直在进行着,目前还看不到企稳的征兆。5月26日,搜猪网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6.77元/斤,较去年同期10.46元/斤下跌3.69元/斤,创下24个月以来新低。鸡蛋价格更让养殖户叫苦不迭,鸡蛋价格在2014年时达到最高峰,每斤6.5元,现在已跌落至2.05元/斤,跌幅达7成,创下几十年来的新低。

  不仅仅是养殖业遭受重创,蔬菜的跌幅也远超想象。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冬瓜价格同比跌幅超过70%,大葱、洋白菜价格同比跌幅超过50%。从六大类蔬菜价格波动情况看,叶类菜、根类菜、花类菜同比下跌超30%;果类菜次之,跌幅超20%;茎类菜略跌,跌幅在5%以内。根类菜中的白萝卜、胡萝卜,叶类菜中的大白菜、芹菜,茎类菜中的葱头,价格同比跌幅超40%。

  自年初以来的食品价格下跌已经影响到了CPI。3月份CPI环比下降0.3%,主要原因就是食品价格下降较多,食品价格环比下降1.9%。从同比看,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下降27.9%,影响CPI同比下降0.95个百分点。到了4月份,食品价格受鲜菜和猪肉等价格继续下降的影响环比下降0.6%;从同比看,食品价格下降3.5%,其中,鲜菜价格下降21.6%,蛋、猪肉、禽肉价格分别下降11.4%、8.1%和2.7%。

  长期存在的蛛网效应,是食品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中国养殖业与种植业大多为“散户”,生产由价格引导,这就会产生一种周期性的供求关系的波动,并反映在价格方面。比如,当一种农产品供应较少引起价格上升之后,就会吸引大量农户进入生产,紧接着就会出现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又会导致供应减少,从而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如果把不断波动的价格与产量用坐标图表现出来的话,就像一张蜘蛛网。

  在农业时代的中国,这种“蛛网效应”会导致“谷贱伤农”,因为需求缺乏弹性,当供给端丰收时,因为价格下跌,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既有引领世界的互联网经济以及高铁网络,又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但我们的农业却仍然具有非常多的传统特征。

  作为第一产业,农业产出较少,在GDP总量和增量方面比重不大,各地政府往往没有足够重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进城打工是主要收入来源,农业收入的波动影响较小。因此,农业实际上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地位,并未在政府或资本的带领下进入到现代的生产与市场网络,大部分还属于“小农经济”的范畴,很容易出现过山车式的波动。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是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如果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不仅会伤害到农民,也会对CPI、利率以及城市人口的生活构成冲击,进而影响工业与服务业。因此,一个稳定的、现代的农业生产体系是中国经济稳定以及经济现代化的前提。增加农民收入,稳定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是中国农业政策的一个核心目标。应该说,我们执行得还远远不够。

  中国农业领域供给侧需要彻底改革。不管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大部分处于广阔的农村地区,过去很难将这些散落各地的农民生产信息统计起来,并将它们组织起来。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每个农民手里都有手机,完全有基础、有能力将他们组织起来。首先要确定的是,中国农村基层干部数量庞大,政府可以主动参与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或者允许农民与企业自己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

  农业供给侧改革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方面通过信息互联互通稳定生产规模,防止价格和生产大起大落,受“蛛网效应”伤害。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组织程度提高后,可以降低流通成本,并增强与销售端的议价能力。目前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与市场销售价格之间的差距过大,主要是流通和销售成本过高,农民不能在农产品涨价中受益太多。从这些角度看,农业生产利润不多,但又要承担很高的风险。这种状态会让农业生产的质量越来越差,越来越不稳定,也越来越缺乏可持续性,现在到了该重视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