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全国各地新聘大学生村官上岗的日子,由于工作缘故,时常能够听到大学生村官谈论基层“融入难”的话题。这里说的“融入难”其实是大学生村官真正难以下到村子里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大学生村官“融入难”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大学生村官本人要具有“想融入”的强烈愿望。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融入”问题上,起主要作用的还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大学生村官首先要解决好去农村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如果志存高远,真正把基层当做历练的熔炉,把人民群众当老师,把改变农村面貌、造福一方百姓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就会作出方向和目标的正确选择,也就会产生想融入的动力。如果一些人仅仅抱着短期“混”的思想和只想分享大学生村官政策所带来的红利,或是还没有入职干事就想着未来的出路,没有想“融入”农村的强烈愿望,而是把心思全用在为参加各类考试做准备上,这就难以下得去,更谈不上“融入”了。在现实中,一些干得好发展得也好的大学生村官事例告诉我们,如果自身有着坚定的到村任职志向,把基层历练当成锻炼自我的人生考场,把带领群众走向富裕当成自己的使命担当,把发展农村当成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那么任何困难都难以阻挡这类大学生村官的“融入”。
二是周围环境要为大学生村官“能融入”营造氛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融入”氛围的营造,可以视作大学生村官“融入”的外因,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其影响作用是很大的。在日常和大学生村官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大学生村官对自己不能“融入”感到很无奈,究其原因,更多的是外部因素导致的“难融入”,甚至有的人说:“乡镇领导不让去村里”“每天上下班要到镇里签到,可村子距离那么远”“乡里安排了那么多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村里”……应该看到,广大农村基层的确缺乏人才,很多大学生村官一来到就会被借调到乡镇,这其实违背了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退一步讲,即使有些地方强调多岗锻炼,那也应该从村里干起。当然也存在由于基层群众的偏见而被嘲讽挖苦,身边小伙伴的流动而被别人背后议论短长,等等。上述因素都会对大学生村官“融入”带来影响。因此,乡镇作为大学生村官的直接管理者,要积极为大学生村官能够融入农村排除各种干扰,新闻媒体要为大学生村官能够融入农村做好舆论宣传,为其“能融入”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是管理部门要为大学生村官“快融入”保驾护航。各级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严格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对于大学生村官快速融入基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严格管理方面来说,省级组织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禁止乡镇长期借调大学生村官,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并不定期做好督查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管理体系,但是基层的落实仍存在较大差距。各地的实践经验表明,这项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与两个人具有很大关系,一是县级组织部门一把手,二是乡镇党委一把手。在教育培训方面,要认真做好对新聘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工作,在课程设置、教师选择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认真组织,既能够“顶天”,又能够“立地”,既能够“接地气”,又能够“通民气”,让大学生村官在到村任职前夕能够对如何在村里开展工作做到“有底气”,为到村里顺利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务基础。
总之,不管是对大学生村官自身来说,还是对组织管理部门来说,对待这项工作一定要初心不改、放眼长远,从深层次的战略层面看问题、想事情,从改善农村干部队伍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战略高度去思考、去谋划、去担当,只有这样,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推动农村发展的战略决策才会真正发挥应有作用,才会不断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