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虬江乡西郊村一带的茶园有近四十年历史,这里的茶是安溪人王溪顺、王音论兄弟俩从安溪引种来的。
王溪顺1933年1月出生,原为安溪县剑斗公社红星大队人。他家是种茶世家。当时,其父王章对有360株茶树,年收100公斤左右的干茶,以此供养一家人。据说,王溪顺少年时便掌握了一手种茶、制茶的绝招,博得乡邻称道。1961年5月,王溪顺、王音论兄弟作为支援闽北山区的建设者,从安溪来到虬江乡西郊大队插队,并落户于第六生产队。初来时,兄弟俩不熟悉种田,在富口公社荷山大队、白溪大队一带做柴夫。
1970年中后期,王音论从安溪县剑斗公社红星大队引进梅占茶苗,在沙县虬江乡西郊大队第六生产队铺头开了12亩茶园种植。后来王音论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被批斗,茶园也几乎抛荒。1981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王溪顺承包了这12亩茶园,并于当年5月从安溪引进25公斤正宗红芽歪尾铁观音原叶到铺头培育。1982年冬移栽,1983年产60公斤干茶,到1985年产量达到175公斤干茶。
铁观音为乌龙茶的一种,沙县种植乌龙茶有过一段黄金时代。1840年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西方国家竞相来福建沿海购买茶叶。沙县虽远离港口,但所产的乌龙茶崭露头角,品质之优良受到众口称赞。1858年,浙江人施鸿保在沙县品过乌龙茶后,于《闽杂记》中写道:“沙县近来出一种茶,名乌龙,远近争购,堪与武夷名种媲美。”据1928年版的《沙县志》记载:“沙邑茶有两种:一种曰乌龙,一种曰红边。制乌龙用火烘,制红边则需日晒;制法略异,而装箱外销为吾沙出产品一大宗。……乌龙茶在同治初,计出一万余箱(原注:每箱三十斤)及季年则加一倍。光绪兴,茶叶如故。自十年起至二十八年(1884-1902年)已增三万五千余箱。”茶叶产销兴旺,各乡镇茶庄、茶市应运而生。据《沙县志》记载:“清咸丰间(1851-1861年)茶市初兴。琅口多开茶庄,富口、高砂、镇头、渔溪湾皆有茶市。”
还有一种传说更新奇,说乌龙茶原产地是在沙县吕峰山,即现在沙县大洛锣钹顶一带。吕峰海拔高,天气阴凉,终年雾岚弥漫,生产的茶叶香气浓烈。当地农民每见有乌黑的蟒蛇盘缠在茶树上,便知是采茶季节,所采制的茶叶,就叫“乌蛇茶”。有人认为大蟒蛇其实就是龙,“乌蛇茶”便改名“乌龙茶”了。后来乌龙茶传播到闽南,名气越来越大,而在原始产地反而没落无闻了。
沙县重新从安溪引种铁观音,始于1960年代初期。当时由县茶叶科拨款5万元,从安溪调茶苗到夏茂万亩茶山试种,结果失败。曾有人断言,沙县不宜种植铁观音。
而上世纪80年代初,王溪顺却在沙县种安溪铁观音获得成功,引起了当地茶叶管理部门的重视。周树贞的《农民企业家——王溪顺在沙县引种安溪观音的发展史》一文记载,1983年冬,县茶叶局与西郊大队协商,建议王溪顺在现有承包基础上再扩大种植面积。到1986年,王溪顺经营茶园面积达159亩,总投资118万元,全部种乌龙茶精品——安溪铁观音。1990年生产干茶8900公斤,主要销往安溪、广东等地,少量由省外贸公司出口。对王溪顺所产的茶叶,时任福建农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刘文英教授的评价是:“茶叶品质纯度高,质量好,色、香、味尽在其中,完全可以与安溪本地铁观音媲美。”
在王溪顺种茶致富的影响下,虬江乡西郊村开山种植铁观音1600亩,邻近的多个村庄也开山种茶叶。1990年,西郊村出产铁观音15万公斤,收入达40.7万元,人均426元。1989年前后,西郊村还兴建两座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到22.5万公斤,并建立茶叶销售网络,与省、县外贸公司建立了长期的供销关系。1989年1月20日,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到西郊村调研,肯定了王溪顺创业精神,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98年4月16日,王溪顺因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去世。此后,茶厂由妻子刘成枝经营,后来承包给他人。2012年,300亩茶园、占地20亩的顺峰茶厂整体转让给王溪顺侄儿王添财经营,更名为峰露茶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