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回顾五年三农非凡成就,新起点上续画壮美蓝图。中国乡村之声特别策划《三人话三农》今天聊聊生态文明建设,展望新时代美丽中国。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 张红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李国祥
关键词:美丽中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张红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是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做的。农业在提供粮食和多种农产品保障供给的同时,畜牧业动物粪便的排放问题、农作物的秸秆焚烧问题、化肥农药的不充分利用问题,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我们每年有240万吨农膜使用,其中100万吨可以回收,还有140万吨成为农村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每年32万吨农药、6000万吨化肥,使用的有效吸收率只有35%。
怎样使农药化肥、农膜,包括动物及粪便,作物秸秆得到资源化利用?
农业部门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
一控——控制水资源在农业中的浪费使用;
两减——化肥农药要减量增收,换句话叫零增长,不让更多的使用;
三基本——作物秸秆、农膜和动物粪便要基本原料化、直材化、进田化,或者说回收化,都是着眼于解决绿色发展问题。
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天叫晴天。
不能让蓝天白云成为一种回忆。
李国祥:美丽乡村建设能促进美丽中国的建设。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为城市提供一个后花园,把生态环境治理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张红宇:其实生态文明建设搞好了,非常有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可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也可以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我们用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世界25%的粮食总量和重要农产品。总量和数量已经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这些年中央一直要求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之上,要着眼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在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高端化、品牌化、差异化农产品生产,要实现绿色发展,保总量、保数量的同时通过绿色发展来提供物质财富。
与此同时,在精神层面,农业生产的非物质产出过程叫体验农业、休闲农业。让城乡居民休闲的时候到农村去看一看,走一走,甚至到稻田里边去跑一跑。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放松心情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当然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生态保护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李国祥:农业突破的关键点,还是要循环发展、生态化。要把生态环境变成一个有价值的要素,也要把其他的新技术引入进去。农民即使不追求高产,也能够实现增收,那么他就有动力来改善生态环境。把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统一起来,至关重要。
展望2035年,那时的农业、农村、农民什么样?
张红宇:我对农业、农村、农民饱含热情,或者说充满敬意。我认为,农民是未来最好的职业,农业是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村是宜居的场所。让农民富起来,让农业活起来,让农村美起来。
我个人觉得,农民不仅衣食无忧,医疗教育卫生也可以得到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比城里人差。农村会更加美丽,成为吸引人的地方。大家都会认为中国的农产品就是世界最好的,都以吃中国的农产品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