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既能“绿”农业,也能“美”乡村、“鼓”腰包,大力发展,正当其时。
眼下,全国“三秋”生产已进入收官阶段,不少地方的农民都在为又是一个好收成而欣喜。但在东北某地,水稻产量不佳,稻农不仅不发愁,还挺开心。据报道,这千余亩稻田,与周边稻田相比,产量低一半不说,成本还高出近两倍。原因就在于稻农没有采用传统的“农药+化肥”模式求高产,而是施用有机肥,采用人工除草、生物防虫及鸭稻共作等绿色生产方式,以保证水稻的健康品质。水稻出售时,他们的亩均纯收益比周边农民高出2000多元,市场以优价表达了对优质的认可,稻农不忧反喜。
产量减了,效益增了,笔者不仅感叹绿色生产方式的“魔力”,更为农民们勇于尝试新的生产方式叫好。不可否认,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产量为王”一直是很多地方衡量农业生产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追求高产,毁林毁草开荒种粮、超采地下水夺丰收、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创高产,这样的生产方式被不少地方采用。但是,在带来可观数量农产品的同时,这样的生产方式也造成了不少问题,尤其在生态环境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就农产品而言,在保证数量供应的基础上,有保障的品质更受推崇。品质离不开安全、生态,这些都有赖于生产方式向绿色转变。应当说,近段时间,单纯依靠资源消耗和农药化肥投入的生产方式已经实现较大改观,全国农药施用量实现零增长,化肥使用量接近零增长。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应尚且不能满足需求。供不应求,既说明农业供给体系质量还有待加强,也说明生产端采用绿色生产方式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农产品说到底还是要农民去生产,如何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的经营方式呢?
改变需要得到市场的正向回馈。农民愿不愿意转变生产方式,在于能不能得到实惠,能不能有利可图。否则,再好的生产方式也很难真正落到田里。绿色生产,投入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都较以往“大呼隆”的方式要高,农民相应效益预期也会提高,因此要加快市场及消费习惯培育,让市场给予绿色优质农产品更大空间,让消费者乐于为这样的农产品付出相对高的价格。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可以有效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有利于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改变还需要相应的规范及扶持。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规范和约束,一旦违反相关的生产要求,违规使用投入品,违规者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另一方面,要建立技术扶持体系,让农民从自己熟悉的生产方式转向陌生的、要求更多的生产方式,相应的技术指导不能少,甚至有些环节要手把手地教,以便他们能够尽快熟练运用。激励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对主动转变生产方式、创新生产方式的农民给予相应奖励,让绿色生产方式逐渐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党的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蓝图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都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绿色生产方式既能“绿”农业,也能“美”乡村,更能“鼓”腰包,大力发展,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