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海水鱼活疫苗投产
2017-11-28   作者: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为了控制细菌滋生,通常水产养殖户会往水池里投放一些抗生素,但一些黑心商贩为了让鱼看起来更肥美,会过量使用抗生素,这种做法不仅会带来致病菌的耐药性,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隐患,更危害着消费者的健康。

  作为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我国的海水养殖品出口量只占到了养殖总量的6%左右,其中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我国的水产品存在药物和有害物残留超标问题。

  最近,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制出了一种爱德华氏菌活疫苗,这种疫苗是我国注册的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活疫苗。也就是说,以后水产养殖可能会彻底远离抗生素,从根本上解决鱼类药物残留问题。了解到,目前这种爱德华氏菌活疫苗已经投产使用,主要用于多宝鱼的养殖中。

  其实,给鱼打疫苗这件事并不稀奇。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海洋鱼类疫苗在欧美地区就已经开始大规模投入使用了。正是因为疫苗的使用,三文鱼成了挪威最健康的动物,远销世界各地。

  不过,研究鱼类疫苗可不像研制其它动物疫苗那么简单,比如这种爱德华氏菌活疫苗,它的毒力调控网络就非常复杂。从2000年开始,经过五年左右的摸索,我国的科研团队才成功解析出病菌的全基因组和主要致病机制。后来,又历经了十多年的努力,才最终构建出爱德华氏菌活疫苗。

  15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实验证实,这种疫苗产品在规模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保护力,接种疫苗的鱼,可以有效抵御腹水病,免疫保护力达到了70%以上。

  爱德华氏菌活疫苗的开发成功填补了我国的科研空白,突破了我国水产疫苗产业化开发的技术瓶颈。现在,华东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已发起其它鱼类疫苗的研究。这意味着,继多宝鱼疫苗后,诸如三文鱼疫苗、石斑鱼疫苗也将出现,而且都属于“中国专利”。

  尽管如此,中国对鱼类疫苗的研发和使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疫苗研究成果要想走出实验室,走向养殖场,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另外,由于水产疫苗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没有规范和标准可遵循,因此,后期我国还急需建立鱼类疫苗的中国标准。

  虽然前路漫漫,但是,我们还是希望鱼类疫苗可以早日实现普及,不仅让我们的餐桌更安全,也让中国从水产养殖大国变成水产出国大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