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高擎“生态”大旗 加速“青山”转化
2018-01-04   作者:   来源:闽北日报

2017年,生态之城南平,绿色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截至11月,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3743.15万人次,比增20.8%,实现旅游收入567.16亿元,比增30.7%。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生物产业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9.84亿元,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了21.1%;

文化创意产业增势强劲,至11月底,全市9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123.08亿元,增加值29.87亿元,同比增长达24.9%;

全年预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080亿元,比增11.95%,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30亿元,比增7.8%,完成工业投资703亿元,比增10%;

……

这一年,南平市围绕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突出规划引领,着力构建与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构建起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全力补短板、强保障,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现代绿色产业迸发出了强大活力,为我市加快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加速赶超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昭示着我市绿色发展、跨越发展的质量更优、后劲更足。

做足生态文章,选准特色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精辟论断。贯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最终实现“绿色富民,绿色强市”的目标,这是321万南平人民的共同心愿。

多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托,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战略部署,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致力探索一条具有南平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对加快“青山变金山”有了更急切的期待、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市的绿色发展思路日益清晰--2016年10月,在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这一奋斗目标,我市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的目标定位:把南平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域、绿色产业的新兴基地、幸福宜居的美好家园。

实现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关键在找准一条和南平生态资源、人文历史相得益彰的产业发展路径,构建起更加高质高效的绿色产业体系。

去年3月上旬,市委、市政府领导专程赴北京,到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交通部、林业总局、供销总社等国家部委汇报沟通,国家部委领导对我市选准做优绿色产业、加快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思路予以赞同和肯定,并表示将大力支持。

去年4月初,市委、市政府又邀请农业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专家团队到我市深入调研,把脉问诊,并召开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座谈会,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梳理明晰产业发展思路:立足南平生态优势、资源禀赋、人文历史、产业基础以及国家产业导向等,对现有产业体系进行再梳理、再分析,勾画出了更为清晰的绿色产业体系“框架图”:选准现代绿色农业、旅游、健康养生、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等七大产业做大做强。

科学规划论证,绘制精准“施工图”

决胜千里,离不开一幅精准的“作战图”,加快“青山变金山”,同样需要一张精准的“施工图”。

编制产业规划,不仅要新思维、宽视野,也要切实际、接地气;既要一步踩在高位上,又要有具体坚实的项目支撑;既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又要确保能落地、见实效。

为了形成高质量、管长远的规划,去年4月上旬起,各产业牵头部门借智借力,邀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信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等规划编制专家团队,精心谋划、实地考察、论证座谈、会诊把脉,分析优势所在,找准症结难点,为产业发展精准定位、明确重点、寻求对策。经历多次讨论、起草、修改、完善后,去年8月上旬,七大产业规划建议文本相继“出炉”。

为进一步集思广益,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档次,去年8月19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讨论会,各级各部门既统一思想,又建言献策。9月15日,又邀请中国工程院牵头21名相关专业院士、知名专家来到闽北实地调研,并召开咨询论证会,在肯定规划方案的同时,对完善提升产业规划、推进南平绿色发展等提出了具体中肯的意见,使规划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措施更加务实。此外,我市还委托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编制《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制定《南平市支持绿色发展十条措施》。

去年10月25日,正值十九大闭幕之际,市委、市政府又在中国工程院召开咨询论证会,借助院士、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帮助进一步完善提升《纲要》,更加突出与十九大精神相衔接、与七大产业规划相协调、与南平实际相结合,构建绿色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推动南平绿色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可以说,七大绿色产业规划的形成过程,是借智借力、高位谋划的过程,是民主集中、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审时度势、科学决策,进一步明确闽北未来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的过程。来自专家、学者权威的声音,更加坚定了南平绿色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南平选产业强支撑进一步廓清了认识。

创新模式,持续强化项目带动

创新的发展思路,需要创新性的发展举措来落实,一系列谋篇布局之举紧锣密鼓跟进。

去年3月20日,绿色发展创新大会暨绿色农业项目资本对接会在武夷山举行,这是一次打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与产业对接的创新尝试,会议层次之高、参与之广、效果之好,有力推动了绿色农业创新发展。现场签约现代农业招商项目26项,总投资90.9亿元;达成融资合作项目57项、66.4亿元;建瓯市政府与省招标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起成立10亿元的绿色发展股权投资产业基金。

去年6月18日,我市在福州举办绿色发展创新大会暨旅游项目与资本专场对接会。绿色与创新、旅游与资本再一次“碰撞”,激荡出智慧的思想火花。现场签约旅游产业项目26项,总投资317.8亿元,其中总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11个、超50亿元的项目2个。

去年10月13日,我市又在武夷山举办绿色发展创新大会暨军民融合生物产业产学研对接会。“政资产学研用”各方围绕“绿色创新”“军民融合”主题,推动金融与产业、科研与应用、项目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成功对接项目106个,其中投资类项目37个,总投资达177.14亿元;签署科技成果和框架合作协议项目61个,涉及军民融合技术、生物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等领域。

去年11月15日,我市再次在武夷山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和首届中国(武夷)食品博览会,期间,利用大会平台向社会发布了我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及政策,反响热烈。现场签约43个招商项目,总投资达85.67亿元;实现意向交易额达62.4亿元,其中现场交易1.41亿元,实现线上线下交易总额达16.68亿元。

去年12月底,全市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旅游产品交易会在武夷山成功举办,达成旅游项目及交易成果41个,总投资355.18亿元,签约组团52万人次,武夷白塔山国际度假区、邵武卫闽花果风情特色小镇等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几场对接会,是打通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与绿色产业的对接通道,让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匹配,把生态资源转化为资本、资金的有益尝试。对接会引发的强烈反响,充分展示了我市绿色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人民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铿锵的脚步迈向新征程,努力挖掘绿色潜能,不断壮大绿色产业,加速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充分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现实效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