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吴棉国:加快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
2018-01-26   作者:何忠军 程文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福建三农网

  中国农业新闻·福建三农网福州1月26日讯(何忠军 程文)2010年我国首次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目前马铃薯已成为我国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省作为南方冬作马铃薯优势区和主产区,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15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万公顷以上,总产量159万吨。

  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吴棉国。吴棉国副主委说:“这次我带来的提案是关于‘主粮化形势下加快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从加强薯种市场管理,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加大马铃薯生产扶持力度,推动马铃薯消费观念转变,拓展马铃薯加工渠道等多方面进行论述。”

  在“主粮化”形势下,结合2016年在我国薯都甘肃定西挂职期间所了解的情况,吴棉国副主委认为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种薯质量差。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我省无法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栽培所用种薯主要从东北主产区购买,种质资源偏少且种薯品质参差,种薯市场较混乱,种薯交易缺乏监管,脱毒马铃薯推广比例较低。二是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影响大。马铃薯晚疫病、青枯病及种薯病毒病等多发,严重影响我省马铃薯产量。同时,干旱、霜冻、强降水等自然灾害对马铃薯种植影响越来越大,2015年底至2016年上半年的强霜冻天气造成全省各地马铃薯不同程度减产。三是种植技术和生产模式落后。受地形等因素影响,我省马铃薯种植机械化生产普及率不高,仍处于小规模、分散生产阶段,以一家一户小规模纯人工种植为主。农民种植经验陈旧,对最新种植技术信息知之甚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更是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四是马铃薯加工产业落后。在我省,马铃薯以鲜薯食用为主,马铃薯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科技投入低,以粗加工为主,主要生产薯片薯条、冻马铃薯等,马铃薯精加工产品很少,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为此,吴棉国副主委的提案建议:

  1.加强薯种市场管理。政府应加大对我省马铃薯种薯市场的扶持和监管,整顿种薯市场秩序,大力推广使用脱毒种薯。支持种薯企业发展,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种薯扩繁基地,提高马铃薯的繁育种水平,开发耐性更强的马铃薯新品种,提升种薯品质。

  2.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大力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引进高产抗病品种,积极推广专用品种、脱毒种薯、催芽、滴管、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针对南方干旱和霜冻等恶劣天气,研发区域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利用冬闲农田实行区域化生产。加大对技术员和农民的培训力度,加强对马铃薯种植、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和灾害天气的预报、防御工作,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3.加大马铃薯生产扶持力度。提供马铃薯粮食专项补贴尤其是脱毒种薯补贴,动员马铃薯种植户购买农业保险,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开发适合山区丘陵地带小规模种植的农业机械,加大农机补贴,推动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鼓励种植户以村为单位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各类专业协会及产业联盟发展,推进马铃薯集约化生产。加强马铃薯产销信息监测和预警,指导马铃薯跨区域有序流通,防止薯价波动过大。

  4.推动马铃薯消费观念转变。加大马铃薯产品的宣传力度,举办富有特色的马铃薯节、马铃薯营养活动周、产品交易会、营养餐计划推广等活动,向公众普及马铃薯营养知识,引导我省民众转变消费观念,推动马铃薯成为主粮产品。

  5.拓展马铃薯加工渠道。建立完善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诚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积极引进和培育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加大马铃薯方便食品和休闲食品开发,提高马铃薯商品加工转化率。建立通风干燥的马铃薯贮藏仓库,延长马铃薯加工期,扩大加工规模。利用我省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拓宽国际市场,促进马铃薯产品出口的多元化发展,提高马铃薯进出口的国际份额。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