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新闻·福建三农网福州4月28日讯(朱军伟 林雅丽) 4月26日至27日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福州市举办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工作培训班。各设区市(含平潭综合实验区)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的科(处)室负责人及具体工作人员、各县(市、区)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的分管领导等近120人参训。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钟琦讲授科普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钟琦对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工作以及取得的具体成效给予了“点赞”。在授课中,钟琦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热点,详细介绍了科普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认为信息化日益成为科普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成为引领科普现代化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钟琦还重点传授了五种科普模式(平等互动、公众参与式的科普行为模式,专业人员与受众结合、实时性的科普创作模式,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生动的科普表达模式,受众细分、个性精准推送的科普服务模式,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科普工作模式),并希望参训人员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要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动员社会力量和资源,不断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的时效性和覆盖面。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俊平讲授科普信息化背景下的社区科普活动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胡俊平以科普信息化背景下的社区科普活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情况及水平发展状况、社区科普工作现状及存在的常见问题,详细介绍了当前社区科普的具体对象、典型活动(包括科普讲座、义诊、社区文体活动等)。胡俊平认为,做好新形势下食品药品安全社区科普活动,应充分把握科普需求脉动、运用好信息化手段等,做好线上、线下科普相结合,加快科普信息化的落地应用,确保有网络、有终端、有场所、有人员、有活动。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则金讲授关于食品安全的基础性知识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则金深入分析了我国目前的总体食品安全状况,并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包括大米、食用油、加工食品、鸡蛋、水果、蔬菜等)为例,深入浅出地传授了如何识别食品安全领域的真伪、如何避免误食自然界中的一些有毒非可食用类动植物、如何辨别食品的优劣等,为参训人员带来不少实实在在的“干货”。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解读、环境分析,也有微观层面的热点案例详解、具体工作指导,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通过培训,对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更加清晰、全面、深刻的认识,在今后开展工作中,将进一步丰富科普内容、创新表达形式,使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工作更接地气、更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