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作物产业 整体水平待提升
——访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副主任韩沛新
本报 常 理
我国是世界热带作物生产大国,品种丰富、种类繁多、功能多样,种类占全国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二。天然橡胶、木薯、油棕、香蕉、荔枝、龙眼、芒果、咖啡、胡椒、南药等诸多作物及产品为人们所熟知,多数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作用。
当前,我国热带作物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产业有哪些特点?经济日报专访了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副主任韩沛新。
:当前,我国发展热带作物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韩沛新:做强做优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具有3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是促进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简称热区)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热区经济社会发展依然不平衡不充分,广大农民的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热区扶贫攻坚的任务较重。而热带作物大多为高效经济作物,加快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可加快热区生态、资源、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其次,是保障战略资源安全供给的必由之路。天然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在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推动国内天然橡胶产业做强做大,保障重点领域的有效供给。
再次,发展热带作物产业是满足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许多热带水果等产品具有风味独特、功能多样、产品多元的特点,通过加快发展、做强做优热带作物产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
:当前,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面临哪些不足?
韩沛新:我国热带作物产业起步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条件下,产业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不能有效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优良品种和适宜深加工的品种不够丰富,部分热带水果熟期过于集中,现有产品结构尚不能适应消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多样化需求。二是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难以支撑产业发展。我国热带作物科技在重要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作物的育种、生产机械、保鲜储运、精深加工等领域的技术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是生产经营方式不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热带作物生产仍以分散的农户为主,经营规模偏小,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发育总体滞后,“互联网+”、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推广不足,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三产融合深度不够,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
:如何推动热带作物产业更好地发展?
韩沛新:首先要加大对热带作物产业的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支农手段,完善政策保险体系。其次要优化区域布局,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建成与区域环境特点相适应、科学高效利用热区资源的热带作物产业带和优势区。三是有效整合热带作物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加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丰产、优质、多抗、广适优良品种。四是促进热带作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改善储藏、保鲜、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促进热带作物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大力发展冷链体系和新鲜果品配送,加强热带作物产品商品化处理和产后服务。推进热带作物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