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抢人”正酣, 如何让人才向农村聚集
2018-06-26   来源:经济日报

在山东省沂源县悦庄镇寨里村,一名创业者在检验加工的板材。 赵东山摄 (新华社发)   

大城市在积极揽人,乡村对人才的渴望并不亚于城市。如何揽人才、育人才、留人才,使人才活力得到释放,是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前,各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乡村对人才的渴望并不亚于城市。在农村,特别是在发展速度较慢的农村,同样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   

大城市在积极揽人,农村该怎么办?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求相比,我国农村人才的规模和结构仍存在不少差距。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如何揽人才、育人才、留人才,使人才活力得到释放,不仅是城市的必答题,也是实现乡村振兴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让“城归族”在农村兴业    

拿出招商引资的热情,就不愁形不成良性循环,带不旺乡村人气   

乡村要振兴,关键一点是要改变人才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更多“城归族”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乡村人气旺起来。   位于罗霄山腹地的江西省遂川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在60万农业人口中,有16万人长年在外务工。近年来,遂川县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他们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发展,带活县域经济,以此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抓手。 遂川县五斗江乡车坳村村民郑祖程大学毕业后在杭州从事报纸编辑工作,原本待遇丰厚,衣食无忧。但他最终选择放弃在城市的舒适生活,回到家乡创业。在郑祖程看来,自己的家乡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但到处都是绿色原生态环境,完全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郑祖程反“饲料养猪”之道而行之,不打化肥农药,而是用石灰杀虫、消毒,种植原生态水稻,选购生长速度慢的赣中南花猪。2个月基地哺乳保育喂养、6个月农户圈养、4个月基地回收半放养……经过一年辛勤打拼,一丘丘冷浆田成了“南泥湾”,出栏的猪虽瘦,但肉质鲜美,受到市场追捧。如今,他已经成为村里的创业能人,带领村民共同实现绿色生态梦想。“乡村振兴,人才是魂,拿出招商引资的热情,就不愁形成良性循环带旺乡村人气。”五斗江乡党委书记康小强如是说。   

在外的人才选择回归,留守的也不甘示弱。在狗牯脑茶乡汤湖镇油湖村,尽管兰年石早在2016年就荣膺“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但他却是个不好张扬、外表憨厚的“80后”。他的理念就是带着没茶园的学摘茶,带着种茶能手学制茶,带着制茶能手当大户。有了“传帮带”,油湖每年都能吸引不少茶商前来“淘金”。    

让穷乡僻壤成创业热土    

鼓励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多措并举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相较于城市空间而言,以往农村发展机会较少,人才用武之地匮乏,村民往往“走出去”却“回不来”。实际上,这些大量外出经商和打工的农民,同样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是农村人才建设的重要力量。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东赵寨村返乡农民工王月领长年在外打工,每个月有四五千块钱的收入,但他老觉得总在外面漂着不是个事。今年3月份,思乡心切的王月领回到老家,正当他发愁如何择业时,当地举办的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班,让他燃起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的人生梦想。   

“在技能培训方面,我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内引外联,就是利用县内的培训学校,同时外联邯郸市内学校,对县里的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进行技能培训,使这些人员学有所长,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率实现70%以上。因为学有所长,这些人员现在都致富增收了,留在农村,在家乡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顾勇说。 与此同时,肥乡区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鼓励懂技术、善经营、有资金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搭好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和平原电商创业园两大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为返乡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中有资金、有技术、有项目、有销路、有意愿的人员从创业准入门槛、政策支持、资金场地、项目审批、税收减免、优化环境等方面予以帮扶,多措并举降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王月领坦言,农民工创业园最吸引他的地方就是在办公司的问题上不那么迷茫,也不用多跑那么多路。“这里提供办公场所,还有相应的资金扶持,遇到不懂的问题还有很多人帮忙解决。有了政策的相应扶持,加上自己的拼搏和坚持,肯定能实现梦想。”王月领说。   

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返乡创业者“留”得安心,让拥有一技之长的乡村能人更有信心。去年以来,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劳动就业部门共为300多位自主创业农民工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2400多万元,创业项目涉及修理、百货、副食、养殖、加工等10多个行业,就地就近带动了2000余人就业。    

使人才“自愿来”“不愿走”    

人才招得来,还要留得住。除了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引进人才,还需要从政策、服务、配套等方面联合发力   

“筑巢才能引凤”。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以往由于农村生活单调、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待遇不高等原因,城市人才不愿到乡村就职。另有部分人员为增添履历的丰富性,将乡村作为“跳板”,真心留在农村的外来人才较少。 如何才能使外部人才“自愿来”、留得住?关键在于优化人才引进条件,让人们看得见可以发展的机会。   

今年以来,陕西洋县深入实施人才提升年活动,不断加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为人才作用发挥搭建产业平台,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支撑。县里先后聘请长江学者、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启动了发展有机产业促脱贫攻坚计划。该县的志建药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成为集中药材种植、植物提取、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全县18个镇、77个村发展银杏采叶园1.2万亩,促进了当地银杏产业的发展。  

 江苏金湖县则持续深入实施“荷都俊才”引育工程,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不断放大高层次人才效应。当地实行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税收返还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资助政策,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企业自主建立创新载体平台,引导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降低了企业引才育才成本。   

人才招得来,还要留得住。专家指出,作为欠发达地区,除了以亲情、乡情为纽带引进人才,还需要从政策、服务、配套等方面联合发力。从人才层面,要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成才的管理体制,解决好发挥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的“蓄水池”作用,为他们解决好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制约问题,才能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农村劳动者大军,为服务乡村振兴建功立业。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