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市以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结合实际,围绕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针对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提供合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通过文化精准扶贫,提升特殊群体文化获得感。
实施“艺术扶贫”工程
——在山里娃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
“老师来啦,我们又可以学跳舞啦!”每周三,是闽侯荆溪埔前小学孩子们盼望的日子。这天,福州市“艺术扶贫”工程的文化志愿者总会如期来到学校教同学们跳舞。
由于师资匮乏,福州市农村偏远地区学校长期没有开设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为实现文化公共服务均衡化,着力艺术精准扶贫,福州市于2005年启动“艺术扶贫”工程。该工程以“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为目标,充分发挥文化馆(群艺馆)全民艺术普及的职能,通过在贫困、边远地区学校开设艺术课程,让贫困、边远地区的孩子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在山里娃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
通过10多年的努力,参与该工程的贫困、边远地区的学校形成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升。同时,通过艺术扶贫工程,还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具有潜力的艺术苗子。闽侯关东小学四年级的林公锴,以前五音不全,在文化志愿者的指导下,现已能识简谱。“现在我会唱的歌可多了,只要有简谱,我就会唱!”林公锴骄傲地说。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全市文化馆(群艺馆)通过与35所贫困、边远地区学校共建,开设了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受益师生达10多万人次。
创办新福州人歌手大赛
——让新福州人唱出心中的梦想
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权益、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福州市于2000年创办了“福州市外来工作者歌手大赛”(后更名为“新福州人歌手大赛”)。现已成功举办18届。
该活动一经推出,就广受新福州人的关注和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很快就成为福州市一项重要的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该活动的影响力和受益面与日俱增,曾荣获“全国农民工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和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等荣誉。
据统计,18年来,共有上万名新福州人登上了舞台,展示艺术才华,更有一部分优秀选手在大赛中脱颖而出。
推进文化关怀服务
——关注特殊群体文化需求
文化扶贫应是全方位、广覆盖的扶贫。针对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福州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策划和组织市属公共文化单位赴农村、工厂、社会福利院、戒毒所、少改所等地为农民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失足人群等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福州市群众艺术馆专业干部杨刚从2009年开始,坚持每周四下午到福州市社会福利院教老人唱歌,福利院的古稀老人徐法苏说:“杨老师不仅为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歌声,而且带来了快乐与健康。”
2015年,台江区文化馆在福建省未成年犯罪管教所和福州市盲校分别成立茶亭十番音乐的传承基地。如今,省未成年犯罪管教所零基础的学员,在文化志愿者的精心指导下,不仅能够知乐识谱,而且掌握了十番音乐的演奏技巧,管教所还成立了十番乐队。市盲校的十番乐队还在第九届福建省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艺术表演中获得了二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福州市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每年可享受各类舞蹈、合唱等艺术辅导培训1000多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获得感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