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福安7月9日讯(袁翔) 一个多世纪以前,福安坦洋工夫曾以高贵品质征服英伦震惊世界,并在1915年与贵州茅台酒同夺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后,几起几落,始终处于低谷,直到1998年才迎来转机。
时任福安市农垦茶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及茶叶技术总监的陈宝铃先生提出传承与发展“坦洋工夫”红茶的建议。经上下反复调查、咨询研究,决定注册“坦洋工夫”红茶。就这样,“坦洋工夫”红茶的注册商标落地在农垦茶叶有限公司。品牌明确了,他开始组建了“坦洋工夫”红茶制作技术创新队伍,从事红茶技术改造和提升,打好红茶品牌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2006年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坦洋工夫”终于东山再起,短短几年时间就以绚丽的姿态重绽生机,在国内外茶叶市场重新赢得一席之地。如今坦洋工夫再次走向世界,成为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首、中国十大名茶范例,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指定用茶等。
陈总与当地农民亲切攀谈
可以说,坦洋工夫,乃至福安茶产业的发展,每一步都蕴藏着陈宝铃先生的精神和汗水。
在福安市区的一家茶叶店里,我们见到了慕名已久的陈宝铃先生。第一眼见到,他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一股翩翩长者之风便让人觉得很是亲近。也许是长期与茶相伴、长期泡茶之缘故,心态更显平稳,整体散发出安静与祥和,更容易接近和相处。
陈宝铃先生亲自为我们泡了一壶他近年的得意之作——“农垦人”茶。捏一撮茶,叶色润泽,毫尖金黄,透出一股淡淡的茶香。将茶叶小心放入茶壶,在壶内烧开。须臾,茶香变得渐渐浓郁,再渐渐飘散,茶的馨香就氤氲开来。但见汤色红亮,叶亮红明,拇指和食指端起茶杯,呷上一口,茶在口中停留几秒,醇香鲜透。
陈宝铃先生边泡茶边和我们聊起了“农垦人”。说起“农垦人”,他笑容里洋溢着自豪,“农垦人”主要原料来自海拔6O0米以上的高山茶,一芽一叶的嫩芽,按照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工艺制作。“农垦人”名字的由来,也颇为有趣。2005年,陈宝铃开始进行新品研制,可是在取名上却犯难了,他思索着,却始终打不定主意。妻子池萍笑言:“你天天农垦不离口,干脆就叫“农垦人”吧!”陈宝铃心中一亮,连连称好,并下定决心要做好“农垦人”。
老照片,陈总在茶园考察
看着陈先生在泡茶上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想起了林清玄《平常茶非常道》里的一句话:“我喜欢的人生态度,是工作与泡茶是同一回事,一个能在泡茶时专心的人,工作也会专心。摆在我们眼前的小茶壶,可以为三五知己而倾注,如果我们能尽心的去爱朋友、体贴朋友,泡起人生的这把大茶壶就容易得多了。”
这不正是陈先生茶缘人生的真实写照吗?“农垦人”不仅是他新创立的一个品牌,更是身为茶人、农垦人对茶叶品质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
陈宝铃16岁进入福安县农业局茶叶组,从事茶叶生产栽培、采茶制茶工作,从此开始了传奇的茶缘人生。45年的时光中,他与茶结缘、与茶相伴,一生中只走一条路,并且还将继续走着茶人之路。在从事茶行业45年的时间里,陈宝铃在传承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始终不忘坚持创新,努力学习制茶技术,认真研制新品种。
在担任福安市茶叶生产辅导员期间,陈宝铃经常向省茶科所高级研究员郭吉春、姚信恩、茶界泰斗张天福等茶艺大师请教,走遍了福安茶区,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大胆实验,进行“无性系茶苗繁育”,取得创新性的茶叶育苗技术;为寻找梦寐以求的野生茶,他在福安松罗乡的原始次生林里搜寻了3个多月,终于寻到一片面积约五六亩的野生茶树种群;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为提高茶叶品质,他毅然将茶园建在远离市区的高山上,这里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植被丰富、海拔高,四季云海缭绕,保证空气、水分、土质无污染,最适合高山茶叶生长。
陈总的高山茶园,云雾缭绕,俯瞰留洋河水库
正是这样不断进取的“农垦人精神”,从茶叶生产辅导员,到高级评茶师、农艺师,45年时间里,无论是他研制的茶叶还是个人,皆所获荣誉无数。陈宝铃总结出简单易学的绿茶加工技术24字,“嫩芽老杀、老茶嫩杀、嫩茶冷揉、老茶热揉、高温初焙、低温足火”和红茶加工技术16字“萎调脱水、揉捻成条、发酵催香、烘焙定型”至今被奉为绿茶、红茶加工的圣经。
学好艺、制好茶,尽管荣誉等身,陈宝铃依旧把自己当做一名平凡的农垦人。如今已退休在家,但还是心系茶叶的发展,白天悠闲迈步绿色茶园,夜间梦同茶农乐在其中。正如陈宝铃所言:“人生匆匆几十载,我想留下点东西,对我而言,就是好茶,让更多的人喝上、爱上我制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