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绿起来”已经做到极致,要扩展空间有限。如何提升现有森林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如何调动林农耕山种林积极性,让其腰包鼓起来?
近几年,福建省通过新种或套种珍贵树种、改变原有以杉松为主的林分结构,并通过林下种植,套种药材、花卉、食用菌经济作物,让现有森林树种珍贵化、结构复层异龄化、林分完善化、材种大径级化、生物多样性化等,创新运用世行或国家开发性和政策性银行贷款项目,全面提升森林质量,不仅让福建省的森林多起来、美起来,而且质量强起来、效益好起来。
近日,深入建瓯、顺昌等地,实地了解福建省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实践情况,展示福建省生态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大面积培育本土珍贵阔叶树种
处处都有“风水林”
“这里共有196亩林山。杉木林中引种赤皮青冈,5年了,口径、高度、材势都非常好。”在徐墩镇北津村南窠山场120林班,谢健不无得意地说。
谢健常下基层,到处奔走,哪里可以青山赎买,哪里可以新造混交林,哪里可以套种珍贵树种,都一手掌握。他是建瓯市林业试验林场场长,又是林业局速生丰产林基地办主任,多种树、种好树,是他的职责所在。
赤皮青冈是建瓯当地的珍贵阔叶树种,原是龙村乡擎天岩村坪绡自然村的“风水树”,成种群分布。它属于“大材”,民间常用作刨床。闽北水土气候很适合赤皮青冈成长。为了扩大种植,谢健从品种选育、苗木培育到整地挖穴、割灌、施肥、间伐等进行科学种植、管护,同时加以总结,形成完整的培育推广体系,并把它选为研究生课题。
珍贵树种是森林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物种,在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保障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建瓯有林地527万亩,除了毛竹130万亩、锥栗林60万亩,其余大多是杉木、马尾松,真正属于珍贵阔叶树的很少。
“只要林农愿意种珍贵树种,苗木全送。”建瓯林业局局长张裕顺说。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建瓯有场无地。为推广适地适种珍贵树种,当地从村民手中买来林地使用权,再通过项目方式与林农合作造林。林农只出地,不投一分钱,利润可收45%。
双管齐下,建瓯推广珍贵树种种植就有了动力。去年,建瓯市新造或改造珍贵树种达8000多亩。不仅如此,建瓯市选育的8个珍贵树种获得省里认定,占省定珍贵树种11%以上,其中包括赤皮青冈、楠木、鄂西红豆、红榉等乡土珍贵品种。目前,苗林的促萌技术及苗木的壮根培育技术,已转化为推广项目。
“以前我们这里从未断水,而且水质很好。现在不仅水质变差,一旦遇旱,还喝不上水了。”建瓯市东峰镇大房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平告诉,早些年阔叶树砍光了,没有大树,以致水土难以保持,十年九旱。
有鉴于此,2013年以来,福建省决定,凡珍贵用材树种造林,财政资金每亩补助500元。
各示范县也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永安市,对集体或私营造珍贵树种示范片,市财政无偿提供苗木,并每亩补助230元。漳州市,2013—2015年市财政共投入800多万元,为林农免费提供珍贵用材树种苗木700多万株。
村民对珍贵树种的认识提高了,加上省市出台优惠政策,双轮驱动,谢健推广种植珍贵树种也就有了基础。在东峰镇井岐村和东峰村两村交界处,有一片2000多亩的林地,套种楠木、赤皮青冈、榉木等珍贵树种,已经成片形成规模。下一步,结合国家储备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利用林间水塘、花卉基地等,将把这里打造成一个国家储备林建设示范基地,也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景点打下坚实基础。
“但愿处处能见风水林!”谢健找到了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森林质量的切入点。虽然他脸晒得黑,但心里透亮,全力推动。
高标准种植带来森林质量全面提升
“空气也可卖钱了”
“这里确实做得不错!”18日,龙岩市林业部门分管造林的各县市代表来到顺昌参观后,发出如此感慨。
顺昌县国有林场百益工区,主材是杉木林,在山脚下套种南方红豆杉,林下套种三叶青药材。
在钱墩工区,看到的情景更令人震撼。杉木是1996年种的,经过几次间伐,最终一亩选留30株,现在已经长成大口径材。套种3年的楠木长势也非常好,林下套种杜鹃花,今年可以卖钱了。
顺昌县国有林场总工程师钟兆全介绍,杉木成长期从30年延长至50年,由中口径材变成大口径材,延长了林木生长周期。将来进入杉木砍伐期,所套种楠木也到了成林期。这样,作业区内林分结构充分改善,生态功能保持良好态势。而林下套种其他经济或药材作物,不仅丰富了物种多样性,还可直接创收增效。
让人称道的是,顺昌县采用高标准的FSC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林木生产实施先进的技术流程,拥有可追溯质量体系,所产林木免检进入欧盟市场,价格翻倍提高。
据顺昌林业局副局长冯文钦介绍,为了全面提升森林质量,顺昌县成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天然阔叶林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并做了相关部署。“十一五”期间,顺昌县还创新推行“不炼山造林”的一整套方法。
“不炼山造林”即所谓的“耙带”式造林,在树木砍伐之后,不放火烧山,而用柴刀、耙子等器械清理采伐迹地后种植苗木,枯枝烂叶就地腐蚀后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造林方式。
传统观念认为,“火不烧山地不肥”。其实,火烧炼山使富含有机质养分的腐殖质被烧毁,地被物受到极大破坏。而在不炼山林地,地表剩余物可通过微生物分解,肥力缓慢释放,养分在地表得到富集,延长了林木生长期,提高了林地产出。同时减少大气污染,还可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尤其是保留下散生阔叶树,避免植被和乔灌木树种连根烧死。
2016年12月,在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之日,顺昌县国有林场首期15.55万吨碳减排量全部售出,成交金额288.3万元。
这是全省获准上线的第一批林业碳汇项目,也是顺昌坚持高标准森林经营生产体系的回报。为此,当地农民高兴地说:“空气也能卖钱了!”
迈开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三驾马车”并进
林业是陆地生态建设的主体。随着新时代到来, 福建省林业生态建设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供给侧改革“三大战略”,组织实施绿化美化、资源保护、深化改革、产业升级等四项行动,打造生态高颜值、产业高质量、队伍高素质等三高林业。
福建省森林覆盖率持续多年全国第一,而且创建了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模式,林业生态建设领先全国。新时代要求森林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并重,从营林育林切入,福建省通过培育珍贵树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三驾马车”并进,迈开新一轮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2017年以来,福建省以“调结构、提质量、增资源、增效益”为核心,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依托国有林场和国有林业企业,在南平、三明、龙岩等重点林区开展集约人工林栽培、退化人工林修复和退化次生林修复示范工作。
2018年国家安排福建省中央预算内投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资金5300万元,下达建设任务10.6万亩。截至5月30日,福建省共完成54937亩,占任务的51.8%。
截至5月底,福建省共有南平市、顺昌县、延平区、宁化县等四地利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全省利用两行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任务504.9万亩,计划投资227.1亿元。
为了推广珍贵树种种植,省林业厅先后公布两批《福建省珍贵用材树种参考名录》,共70个树种,乡土主培珍贵树种20个。其中,三明市林业局确定了楠木、福建柏、香樟、乳源木莲、南方红豆杉、红豆树、柳杉、鹅掌楸、枫香、檫树等十个树种为主培树种。永安市林木种苗繁育中心建立了青钱柳、楠木、香樟等采种基地,福建山樱花、芳香樟种质资源库,珍贵树种示范试验林、采穗圃等试验基地,成为福建省首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林木种苗企业。还有漳平香樟、政和楠木、建瓯赤皮青冈等珍贵树种种群,都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