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县水门乡立体循环种养模式——增收有“稻”可寻
2018-08-14   来源:闽东日报

“哔……”随着一声长哨响起,寂静的田野顿时热闹起来,水稻田间,一群鸭子“嘎嘎嘎”地叫唤着,从四面八方应声而来,聚集在农户李上后的脚下,而后一同“回家”。这是8月9日笔者在霞浦县水门乡承天村村民李上后的有机稻田里,看到的有趣一幕。这群训练有素的鸭子是李上后种植有机稻的得力“助手”。

承天村海拔688米,高山拥翠,特有的高海拔地形和山地气候等生态优势,为承天村村民李上后种植有机稻提供了先天的优势条件。

“这几年,常有客人想要购买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有机大米。”李上后从中看到有机稻广阔的市场前景,并于2016年试种了3亩。

2010年,李上后返乡创业办养殖场,其鸡鸭的圈舍前都装有引虫灯,可在夜间诱杀一些趋光性的飞虫,李上后触类旁通,将引虫灯用到稻田里。为了保证效果,他通过反复的观察试验后,在每亩水稻田间都安装一盏引虫灯。

如何做到不打农药呢?李上后向村里的老人取经,了解过去老一辈都是用鸡、鸭、羊、猪的粪便还有草木灰做肥料。“我觉得老办法符合生态理念。”于是他专门在田间放养了80只小鸭。

“鸭子和引虫灯分工合作。前半夜气温高,虫子多,引虫灯从夜里7点工作到夜里11点多。到了清晨,将鸭子放到田间活动,鸭子的粪便可直接作为水稻肥料,稻田不必施肥,还可以培肥地力,不仅如此,这些鸭子在田间活动,既能清理田间的虫子,又能清除杂草,节省管理成本。”李上后说道。

由于有机稻天然绿色深受消费者青睐,价格与常规水稻相比也具有很大的优势。2016年,李上后种植的3亩有机稻共生产有机大米1400多斤,每斤5元,仅2个小时就售磬,净赚5000多元。2017年,李上后注册“承天山”商标,将种植规模扩大到30亩,产量2.3万斤,净利润达6.5万元。饲养于田间的700只鸭子,以田间虫子和杂草为食,节省了饲料费用,每只鸭子可增加利润20元,净利润达3万元。

李上后采用的“稻田养鸭、鸭粪还田、稻鸭共生”的立体循环种养模式,不仅为有机稻搭起一把抵御虫害的“防护伞”,还解决了有机稻生产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存在的技术短板,实现了粮鸭双丰收。有机稻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日渐凸显,李上后开始有意识地向周边农户推广。为了让村民吃下“定心丸”,李上后向农户承诺,种植的有机稻可由他保底收购,也可由农户自行销售。

八斗丘与承天村毗邻,村里许多村民外出打工,田地抛荒。今年,村民陈灵翔在李上后的带动下,与两位同村好友合作,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50亩抛荒地,开始种植有机稻。

年初,李上后受邀参加了乡村振兴论坛暨2018年全国爱故乡大会,他向参会人员介绍的稻鸭种养模式引起了关注,并受龙岩上杭县一些“志同道合”的农户邀请,前去指导。他说:“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种养模式,这样就有更多人受益了”。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