芗城区漳龙物流园内,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人员在包装自己的品牌地瓜。
云霄在全省首创“一户一店一码”电商扶贫新模式。图为村民开启网店销售自家杨桃。
日前,从漳州市商务局获悉,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宣布“亩产一千美金”计划落地福建22个县域,其中,漳州芗城区、云霄、漳浦、华安、东山、龙海、诏安、平和、南靖、长泰10个县(市、区)榜上有名,占比45%。
“‘亩产一千美金’计划核心是通过订单农业链接供需两端,实现农货品质稳定和销售可持续,从而使得每亩地产出的农产品价值达到1000美元。”漳州市商务局局长曾建新说。据悉,阿里巴巴集团将整合有效资源,在地域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物流、金融等方面为漳州10个县域提供大力支持。
标准化 品牌化助推农村电商做强
9月8日,在芗城区石亭镇漳龙物流园看到,漳州顺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员工们正在对漳浦六鳌地瓜进行挑选包装。“今天上午,我们刚从漳浦六鳌收购了2.5万公斤地瓜,经过挑选装箱后,当日下午就会运往全国各地。”公司董事长庄挺刚说,他聘请了3名收购员在六鳌当地直接向农户收购地瓜,在沙地现场对地瓜品质进行把关,运回仓库后,员工们还会对地瓜进行再次挑选。庄挺刚主要和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合作,他对农产品的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
今年初夏,漳州的杨梅在网络上火了,尤其是主打标准化、品牌化、可追溯的“蜜卡柔18°杨梅”,产地凌晨采摘,冷链直发至消费者手中,严格把运输时间控制在48小时以内;每一盒杨梅都拥有唯一追溯身份码,消费者直接通过微信扫码,追溯每颗杨梅的生产基地,查看种植养护、采摘品检、采收批次等全生命周期作业的详细记录。
这样“有身份”的杨梅,深受城市白领客户喜爱,不到一个月,线上加线下渠道推广接近1.5万公斤,成交额近100万元;仅京东龙海特产馆销售就达2000多件,网销金额约35万元,帮助当地种植户增收5万元以上。龙海市商务局副局长陈志坤介绍,通过深化“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方式,加强农产品检测、分级标准化、溯源等供应链体系建设,既适应电商对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的要求,也满足消费者对质量与安全的要求。
炎炎烈日下,平和县三坪村的农村电商服务站忙开了。“这次我们主推黄金百香果,5斤装在天猫上能卖80元一件。跟果农深度合作,寄出的果子不泡保鲜剂,很多北京、哈尔滨的客户尝过后都夸好,会经常定期购买。”林素凤和他的伙伴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电商公司,注册了“村姑柚惑”“世舟”“爱柚味”等品牌,严格控制产品品质,坚持只销售正宗平和琯溪蜜柚、青枣、百香果等地方农特产品,打响了“三坪村”的网销品牌。林素凤介绍道,她的收购价一般比别人高0.5元到1元,除此之外,为了给客户更好的收货体验,他们坚持用顺丰快递全国包邮,让全国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买到了好产品,用户体验不断改进,复购率随之上升。
在漳州,像林素凤、庄挺刚这样的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还有很多,在他们的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农产品的网销团队中,从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等着手,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生产流通、消费高效衔接的新型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完善物流体系 打通“最后一公里”
“滴滴滴……”一阵阵繁忙的录单提示音,在云霄县的田丰云仓不时响起。田丰云仓车间里,一大早,到处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油菜、长豆、茄子,这些凌晨刚从地里采摘来的乌山蔬菜还沾着露水。工作人员仔细把不好的菜叶分拣出来,迅速打包装箱,准备发货。
“发往厦门的比较多,北京、上海、安徽、江西也不少。现在我们在乌山种植了几十亩生态果蔬,涵盖当季的水果、绿叶菜等,通过顺丰空运实现24小时送达消费者手中,最大程度地保持新鲜。”福建田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恋芳告诉,通过网销,他们种植在乌山上的精品南瓜每亩销售额达4.8万元、板栗南瓜2万元,生态甜玉米、绿叶蔬菜最低每亩销售额达1.2万元。以县级快递配送中心为核心、乡镇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级物流配送点为辅助的三级物流体系在云霄日渐完善。借力互联网,乌山的“生态土货”正逐步走出“深闺”,走向全国,把农村和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连接起来。
“县里投入400万元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及农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项目,实现从各村点快递上行收件每件最高不超过5.0元/3公斤,下行到村点的快件免收村民费用;县中心到各村实现直接配送,60%村点可实现当天送达。”云霄县电商办副主任方佳富说。
“在漳浦县,我们依托邮政企业点多面广、物流普遍服务的优势,采取企业自筹与财政扶持相结合,投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供应链仓储中心、21个乡镇分仓、201个村级服务站,配套建设农村电商物流云平台、可扩展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平台。”漳浦县商务局局长王志勇介绍,在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实践中,该县十分注重对本地原有资源的整合提升、优化利用,特别是整合利用邮政、供销、电商协会、社会快递企业和电商企业等多方本土资源和优势力量。例如:利用邮政原有邮路和基层网点进行延伸,拓展农村物流网络;利用供销社闲置大楼、厂房、基层网点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利用电商协会现有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等。这既有效避免了大量的基建、线上线下平台的重复建设,也大大缩短物流体系建设周期,提高了物流配送实效。
多部门联手 打造电商扶贫“生态系统”
大行村位于漳浦县赤岭畲族乡西南部,辖有5个自然村,贫困户9户32人,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老区民族村。漳浦县商务局干部林文达派驻到大行村后,通过调查摸底发现,该村有5000亩的蜜柚种植基地,年产量突破5000吨。他决定依托电子商务网销蜜柚等农产品,推动大行村脱贫致富。林文达帮助补办了“漳浦县赤岭畲村蜜柚专业合作社”证照,邀请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村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重新整合合作社资源,为蜜柚产业更好发展打下基础。打通了“信息路”,有了“好品牌”,林文达积极引导漳浦邮政和该县悯农闽味、新农印象等农产品电商企业对接蜜柚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蜜柚电商网销活动,打响“畲村蜜柚”品牌知名度。该活动持续半个多月,累计网销蜜柚100吨,实现销售额约60万元。
“我现在已经基本学会了手机微店,可以发布自己的峰头杨桃。这不,刚刚发布出去就接到几张订单。”云霄县马铺镇峰头村村民罗荣山口中的“一户一店一码”,正是今年漳州市试行的电商扶贫新模式。云霄县电商办主任郭玲向介绍,该模式是先在第三方平台开设一个商城,对贫困户进行辅导后开设商城下挂的手机微小店,一个微小店一个二维码,录入系统形成贫困户大数据,由商城运营商统一将贫困户的产品及二维码链接在扶贫馆发布。各地采购商、经销商通过扶贫馆访问了解贫困户的产品及产量后,点击产品展示页面的二维码,进入微小店采购农产品及加工品。目前,云霄下河乡下河村、马铺镇峰头村等8个村启动试点,已有62位贫困户接受辅导并开设微小店。
今年2月,漳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出台电商助力扶贫政策,从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融入电商产业链条、推动贫困地区网络覆盖、培育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加强贫困地区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和打通贫困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等六个方面入手,加快破解行业发展“瓶颈”,多部门共同联手打造电商扶贫“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