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9日讯(福建日报 黄如飞 杜正蓝 黄喆煜 郭高杰)
在今年的“9·8”投洽会上,来自龙海市九湖镇的14万盆三角梅惊艳了会场内外。
花儿从扁担挑着卖到货车拉着卖,再从零售店售卖发展到各大城市的花卉批发点售卖,再从传统电商销售升级到网络直播营销……电商开启了九湖镇百花村卖花种花的新时代。
漳州市今年出台的《关于推动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六条措施》,更是对花卉类等初级农产品网销给出真金白银的扶持。
百花村花农与电商的相逢,谱写出了怎样的新篇章呢?
产业提升 从顺势而为开始
种花卖花在百花村世代相传。然而,这个闻名遐迩的花乡,却是典型的人多地少村落。“全村人口5400多,耕地面积仅1300亩,人均耕地面积也就0.2亩,规模种植受到用地制约。”据百花村村支书朱子露介绍,为了使当地花卉产业能够发展,早些年,村两委鼓励村民将种植基地向外扩张,将村里稀有的土地转化为花卉市场。
数据显示,行动一经发起,百花村在外承包土地种植面积就达到了2.87万亩,人均种花面积5.93亩。
“没开发之前一亩地租金800元,现在一平方米500元。”据朱子露回忆,在当年的百花村,有花卉市场及沿国道324线十里花卉走廊,共有花卉苗木企业近500家。由于市场设施简陋,极大阻碍了运输通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产业提升的需要,改造升级迫在眉睫。
2012年初,“花木大市场、生态大景区”的发展思路得以提出,将花卉市场从功能型市场过渡为休闲旅游型市场的思路及时打通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也为花卉市场聚拢了更多的人气和财气。
朱子露告诉,百花村走上电商路,既有赖于政府的鼎力扶持,也得益于花农的普遍期盼,这是大势所趋。
现代花卉交易中心大楼静待启用,而花卉电商早已呈放射状发展,最早一批发展花卉电商的经销商已形成规模。走进其中一家名为“花友之家”的门店,其经营方式以收购附近花农的绿植,通过电商销售小盆栽为主。一楼的工人负责包装盆土和花苗,二楼约有20名工作人员专注在电脑前从事电商。在当地,这样的花卉经销商约有500家,年销售额达2.6亿元。
花卉电商 从真正懂行立足
约五年前,好养又实惠的多肉植物异军突起。朱子露鼓励女儿朱小静瞄准多肉植物,突破传统销售模式。
然而,花市风向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据统计,2017年,百花村就有616户多肉种植家庭,年销售额超1亿元,其中,125户开有淘宝网店,该村还入选2016年度全国“淘宝村”。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朱小静的致富经。
2017年,朱小静主打中高端多肉品种,从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进口稀有品种,价格从百元至千元不等。“等到人们的新鲜劲过了,这些珍贵稀奇的品种就会成为新宠。”朱小静信心满满。
在朱小静的花卉大棚里,沉睡着成片昂贵的黑皮月界,待天气再清凉些,它们便会展开毛茸茸的细叶苏醒过来。“已经有不少顾客向我预订,形状姣好的能卖到3000元左右。”朱小静介绍,此类价位的多肉品种还有鲍勃红、松球麒麟、椰子硫桑、大戟羽叶洋葵等,其中块根类多肉最受追捧,每月电商营业额能达30万元。
朱小静认为,花农们要做电商,先得懂行。懵懂闯入、缺乏实践不算懂行,调研充分却不懂变通也不行。真正懂行的花卉电商,一定要兼具创新理念、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三个要素。
“现在,百花村里懂行的花农越来越多,棋逢对手之际,迎来了产业生态的更加繁荣。”朱小静说。
网络直播 从裂变营销突围
在百花村,石兰与丈夫共同经营着线上线下兼营的“繁花似锦”花工坊。
“植物娇弱易损,买家收货时若不满意,我们需要履行15天无条件退款退货的承诺。”石兰告诉,除去人工和包装物流成本,每盆绿植的平均成本在20元内,利润空间有限,仅依靠店铺日常上新,静待粉丝光顾,业绩难有突破。只能在销量上突破!新的营销模式呼之欲出。
“各位亲,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棵编号9656的小榕树。树形雅致,枝叶茂密,现价15.75元。看准了就选择店铺红包,点击1号链接立即购买。”日前,在石兰的花工坊内看到电商直播。女主播与绿植同框,介绍信息并与观众互动交易;观众下单后,一旁的电脑则自动筛选确认订单;客服人员打印出消费凭证和送货地址后,再将单据送往打包房内;打包区内,12名打包工人将找到买主的绿植固定在纸箱中,打包封口。
“直播从早晨9:30至晚间零点不间断。早上直播卖出的绿植在下午打包寄出,下午直播卖出的绿植则在晚上打包,次日早晨寄出。”石兰说,节假日通常作为店铺活动日,花工坊提供多个品种盆栽,在圈定的范围内组合售卖,供线上客户自行挑选购买。
“直播卖花是累一些,但口才好的主播一天能卖几百盆。”石兰透露,花工坊去年营业额破千万元。
春江水暖,总有先知先觉,但万紫千红的春天不会太远。
今年3月,漳州花卉交易市场在百花村举办首届花卉电商O2O展。现场设立30个在线直播标准展位,吸引了上百家企业踊跃报名,当天线上成交额突破百万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