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挑选芋头准备包装出售
近日,走进长泰石铭村,只见在巍巍的梁岗山脚下,清澈的山泉水缓缓流淌,家家户户盖起了楼房,小车往返在整洁宽敞的水泥村道上,不少村民正在绿油油的田野里采收芋头。
“壮大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工程。”来自县供销社的干部张建辉是驻石铭村的科技特派员,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石铭村的芋头种植历史悠久,然而,芋头的保质期很有限,短则一周,长则一个多月,市场销售环节制约了村民的种植规模和生产积极性。
在当地供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石铭村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场流通大户,通过统一收购、统一商标注册、统一包装,积极开拓市场,打响“石铭芋头”品牌。
“以前农户会担心卖不完,现在不仅价格保持在每斤4.5元以上,而且春节前基本被抢购一空。”王文贵是石铭芋头市场流通大户,他说,去年通过微信等平台,“石铭芋头”远销江苏、上海、浙江等地,当年就卖出10多万斤,比2016年翻了一倍,带动40多户村民增收,全村新增种植面积三分之一以上。
如今,槟榔芋成为石铭村主导产业,全村从事槟榔芋种植农户近300户,年种植面积上千亩,亩产量2500斤以上,亩产值达万元以上。“石铭”牌商标也获评漳州市知名商标,“石铭”牌芋头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
“石铭芋头”并非长泰县产业扶贫开发的一枝独秀。在长泰县雪美洋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派郁郁葱葱,处处生机盎然的景象,古农村村民戴阿伯来到自家的玉米田里,看到玉米长到1米多高心里乐滋滋,“年底这些玉米就可以采收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60岁的戴阿伯是古农村贫困户,几年前在一家工厂打工,因检查出脑动脉硬化等多种慢性病,便辞去了工作。“医生说要长期服药,单单药品每年就要花费数千元。”没有工作的戴阿伯在家待业,生活开始变得拮据。
在扶贫工作“回头看”过程中,戴阿伯的情况引起村干部关注。古农村村干部林秀丽说:“村里通过鼓励发展特色玉米种植,解决剩余劳动力,增强村民‘造血’能力,防止缺少技术或因病返贫。”
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古农村留守村里的村民大多种上了玉米。“去年,3亩多的玉米采收两季,增收两万余元,种植玉米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戴阿伯说,玉米苗由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种植技术或施肥上的问题还可以请教县里下来的科技特派员。
如今,古农村成为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全村种植水果玉米、五彩玉米、糯玉米等各类玉米1000多亩,产品畅销厦漳泉,每亩年创产值近万元。
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长泰先后培育出枋洋蜜桔、岩溪芦柑、石铭芋头、古仓玉米、旺亭香蕉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2017年带动贫困户415户、1362人增收致富,脱贫户人均收入达10692元,同比2016年人均增加2372元、增长28.5%。☉林少波 王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