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建宁莲子观光园
去漳平永福“游茶园、赏樱花”渐成潮流。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迈进中的永福,生动演绎着绿色兴农的故事。
种植绿肥
绿色防控
生产有机肥
核心提示
鸡粪可作为燃料实现无污染发电,燃烧后的灰渣又可还田增肥,做到“榨干用尽”;猪场粪污经处理后就地消纳,变身生物菌肥、液体水溶肥等优质肥料;通过循环农业,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食用菌产业、水产养殖业、有机肥生产深度结合……
在福建,畜禽养殖废弃物并非垃圾,而是错位的资源。通过变废为宝,它们便能实现生态与经济双重价值。2017年,全省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肉鸡、蛋鸡粪污产生总量3686.9万吨,其中85%以上实现了综合利用。
近年来,福建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思路,以沼气、生物天然气、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扎实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走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绿色兴农之路。
[政策链接]
201 7年3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加快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方案》,旨在构建有效的激励政策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培育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产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元共治格局,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201 7年3月,省农业厅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福建省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福建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3个专项行动方案,加快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201 7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提出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01 7年12月,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产业绿色发展、生产清洁可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机制不断健全等具体目标任务。
2018年1月,省农业厅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的实施意见(农业厅部分)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种植业)实施方案》《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畜牧业)实施方案》《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食用菌)实施方案》。
2018年7月,省农业厅、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印发《福建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
2018年1 1月,省农业农村厅、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通知》,针对我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制约,提出针对性要求。
技术创新 强化绿色发展支撑体系
走进福州福清市龙山街道先强村的星源农牧基地,数百亩时令水果长势茂盛。
“星源出品的水果用的是基地自产的沼液和有机肥,绿色天然,别具风味。”福建省星源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礼明说,除了水果种植,星源还从事生猪养殖、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淡水鱼养殖、商品有机肥生产,构建起了综合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
然而,30年前,星源刚刚创立时,仅仅是一家单纯的生猪养殖企业,生猪存栏量约3000头。
“随着养猪场养殖规模扩大,粪污产生量超过原有厌氧沼气池的处理能力,如大量猪粪废弃物未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影响猪场周边环境。”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代炎说,2003年,星源与省农科院开始科企协作,共同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路径——利用固液分离收集的猪粪沼渣栽培食用菌,利用菌渣、猪粪等联合堆肥生产有机肥,利用沼气发电,利用沼液对种植区进行滴、喷灌施肥……
十多年间,科技成果不断实现转化。污水“零排放”和猪粪“变废为宝”的绿色农业理念得以实践。福清“猪倌”的故事在省内外也有了更多版本。星源公司在全国建立若干生态循环产业基地,推广其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去年实现产值1.3亿元。
“畜禽养殖废弃物,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去年,全省畜牧全产业链产值1257亿元,粪污产生总量3686.9万吨。”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构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长效机制,是农业领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绿色兴农的主要内涵之一。
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是基础。
“我们与科研教学部门密切协作,围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去年,全省投入科技经费1015万元,组织实施了《生猪健康养殖与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研究》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并示范推广。
此外,福建还成立省级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开展沼液浓缩、沼液肥水分离、液体粪肥设施农业应用、防臭除臭等技术研究,制定相应技术规程,采取发放挂图、技术培训、上门服务等方式,指导种植业主施用粪肥、确保粪污就地就近消纳、有效利用。
经过多年实践,全省各地探索出了一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
福清市绿达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沼气工程+异位发酵床”零排放模式,日处理粪污量约30吨,每出栏1头肥猪因此节支增收10至15元。异位发酵床模式是福建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全省重点推广的技术模式。
作为亚洲最大的鸡粪生物质发电企业,福建省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鸡粪替代煤炭发电,年利用鸡粪30万吨,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节约(替代)标准煤约15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
数据显示,2017年,福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9.16%,同比增长18.9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7.94%,同比提高12.83%。
先行先试 探索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尽管蜜柚产季已接近尾声,但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联南强一号果园内,采摘工人们依然忙得不亦乐乎。由于品质优异,这里的柚子收购价要比友商高出不少。优质高价的秘密在于秉持绿色生产方式。
“我们将统一收集的本地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污处理加工成肥,再运用高效、低成本的沼液水肥灌溉一体化设备,以水肥形式进行滴灌。”漳州联南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海兴说,果园还导入生物防控技术,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并为每一株柚子树配备专属二维码,终端消费者扫一扫便能追溯其“前世今生”。
南靖县是全国586个畜牧大县之一、全省11个畜牧重点县之一。目前,全县肉牛、羊所产生的粪污已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
但南靖还有更大的愿景。今年,当地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提出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为此,南靖计划实施“规模养殖场填平补齐工程”“沼液集中处理中心工程”“沼液肥料化田间配套工程”等系列工程。
“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效模式,要突出试点先行,扶持建设一批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典型模式。”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在先行先试过程中,福建坚持项目带动,着力整县推进。
目前,龙岩市新罗区、福州福清市、漳州市南靖县等3个县(市、区)已列入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龙岩市新罗区等11个县(市、区)正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漳州市、南平市以及宁德福安市等8个县(市、区)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32个省级畜牧重点县实施省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各试点在推进过程中,因地制宜地总结提炼出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南平市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有机肥加工、鸡粪发电等三大模式;漳州市则主打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与集中处理三种模式。
以南平市种养结合模式为例,建阳区吉翔牧业有限公司将所生产的沼液通过管道和槽罐车输送,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户使用。农民种植基地依托奶牛养殖基地的饲草料需求和兄弟食品厂的蔬菜需要,实行订单农业,每年签订2000多亩种植合同。通过水稻、玉米、芥菜一年种植三茬轮作,实现沼液肥全量返田种植,每年三茬每亩净利5000元,年创收1000多万元,1000多户农民受益。
先行先试,需要政策支持。
去年,福建出台《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围绕目标任务、扶持政策、资金来源、责任部门和保障措施等统筹谋划、科学安排、有序推进。与此同时,福建还通过逐级开展考评、强化层层督导、实行激励问责,坚持跟踪问效,促进履职尽责。
2017年,全省共投入财政资金4.41亿元,用于扶持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示范、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购置补贴等。
多元参与 激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日前,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总投资1700多万元的黄潭河流域养治分离点投入使用。
“可日处理1510吨生猪养殖废水,占全镇现有总量60%以上。”项目建设运营方——龙岩城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培海表示,这套设备的投用,能够实现畜禽养殖污水从漫山遍野分散式监管到集中统一处理的转变,有效解决监管和养殖污水治理难题。
作为畜牧养殖重点县,新罗区在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尤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着力推行第三方运作模式。
“在投资运营上,采用‘财政牵头+企业主导+政府补贴+猪场缴费’模式,同时引进EM菌沼液液体肥、YM菌固体有机肥、一体化灌溉、土壤改良和修复、沼气发电等技术模式。”徐培海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目前新罗区已在各个小流域投用生猪污染集中处理中心。
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既要政策护航,更要激活市场内生动力,培育专业力量,让农业绿色发展成为一门可持续运作的产业。为此,福建正探索建立“政府引导、部门监管、业主付费、专业处理、市场运作”的第三方治理机制。
去年,福建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快培育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主体方案》,旨在通过财政、土地、电价、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今年,全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产业年产值超过38亿元。
由此,市场活力得以激活,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以农用微生物菌剂产品为主营业务。三炬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肖勇仕说,目前,公司与漳州市南靖县65家规模养殖场签订粪污购销合同,年可处理畜禽粪污农业废弃物10万多吨,年产微生物菌剂及有机肥产品6万吨,每年可以消纳全县五分之一的生猪粪污。
漳州还在全省率先建立以第三方托管推广使用沼液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建立蜜柚托管基地面积近1万亩。南靖县联南强生态公司通过托管模式,在蜜柚园建设一批沼液储液池,并配套输液管及运输车。今后,南靖还计划由福建农业农科公司等企业对全县猪场异位发酵床日常运行进行第三托管,对垫料进行回收制成有机肥。
下党茶园:定制“下乡的味道”
眼下,生态扶贫品牌“下乡的味道”,俨然成为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的一张亮眼名片。
去年,“下乡的味道”定制茶园实现销售额600多万元,茶农每亩收入9000多元。同时,山茶油、脐橙、地瓜扣等当地好山好水孕育出来的生态特产,也加入到“下乡的味道”产品队伍中来。
下党乡曾是宁德市的4个省定特困乡之一,素有寿宁的“西伯利亚”之称。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困扰着当地人的生活和发展。直到1988年建乡时,全乡农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乡深入调研,现场办公,推动发展,开启了下党摆脱贫困的历史征程。多年来,下党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干得助、久久为功的精神力量,坚持以绿色为底色,以生态为依托,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使一个特困乡发展成为今天的美丽乡村。
作为生态扶贫的代表作,“下乡的味道”扶贫定制茶园案例被列为“国务院扶贫办精选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之一,并进行推广。此后,“下乡的味道”迅速形成品牌影响力,下党乡茶叶等农产品通过扶贫定制模式销往全省甚至全国。
福建百香果:“C位出道”正当红
11月15日,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落下帷幕,“福建百香果特色农业产业化”项目荣获初创组优秀奖。
在福建绿色农业版图中,“C位出道”的福建百香果正当红。
“百香果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符合健康消费新主张,且在福建地区种植适应范围广,高产稳产,市场空间广阔。”福建百香果产销联盟秘书长郭德祥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福建便试水引种百香果,并在闽南地区发展百香果种植与饮料加工业。但囿于市场接受度等限制,这项计划最终无疾而终。近几年,随着消费观念革新,百香果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
为做大做强百香果产业,福建通过“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战略赋能,全产业链推进百香果产业发展——筛选认定品质优良、产量稳定、抗性强的“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2号”“福建百香果3号”等三个优势品种,建立省级种质资源圃,持续推进品种创新;组建福建百香果产业技术创新团队,扶持建立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12家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企业,开发百香果饮品、糕点、果脯等高附加值产品;聚焦公用品牌培育,省领导亲自为福建百香果“代言”……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福建百香果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产值超过50亿元。
平和蜜柚:好生态结出“致富果”
近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团队,到漳州市平和县,对当地实施的柑橘果园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进行现场验收。
2017年,原农业部启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先后在全国确定了150个示范县(市、区),平和榜上有名。2017年,平和示范基地施用有机肥1.86万吨,比2016年增加0.33万吨,施用量提高了21.4%,带动全县农用化肥使用量比2016年减少了8.99%。
平和琯溪蜜柚,是福建绿色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1996年,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平和亲植蜜柚树,并提出放手大干蜜柚产业的重要指示。20余年间,平和借势特色资源,化荒坡山为花果山,变蜜柚树为摇钱树,将琯溪蜜柚培育成百亿量级的兴农产业。当前,全县蜜柚种植面积约70万亩,年产量130多万吨,涉柚产值超过100亿元,区域公共品牌估值227亿元,80%的农户收入源于蜜柚产业。依靠蜜柚这颗“黄金果”,平和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近年来,我们更加自觉践行习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动蜜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平和县委书记郭德志道出了平和蜜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奥秘,“坚持走产业升级、集约高效之路;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坚持走产业融合、乡村振兴之路”。
圣农集团:开启农业养殖4.0时代
农业养殖企业如何走一条不污绿水青山、不误金山银山的新路子?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有自己的主张。
“2016年,圣农集团开始实施农业养殖4.0。”圣农集团董事长傅芬芳说,圣农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管理智能化,生产自动化,食品安全系统化,环保、消防标准化,实现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飞跃,“农业养殖4.0的体系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引进一批国内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肉鸡饲养场、饲料加工厂、食品厂、果蔬大棚”。
依靠创新链,圣农不断延伸产业链,从单一的农业养殖向“大农业”延伸。利用光泽优越的生态环境,圣农引进丰圣智能温室蔬菜种植项目,聚焦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产品需求,发展高度智能化的现代绿色农业种植项目,生产的结球生菜直供香港市场。
养殖污染曾困扰畜禽养殖业发展。为此,圣农建成“纵横循环经济产业链”,除养殖、肉鸡加工、快餐连锁主业链外,还有以鸡粪生产生物有机肥,以鸡的废弃物开发动物饲料等横向配套产业链。目前,圣农以鸡粪发电为主业的圣新能源已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最大的生物能发电企业,年利用鸡粪30万吨,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年产值1.26亿元。(张辉 游雪慧 温连光 詹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