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峨山彝族自治县大龙潭乡迭所村委会出了件新鲜事——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门头上安上了二维码门牌。别看门牌小,但是作用大:群众扫一扫,扶贫政策是否到户全知晓;干部扫一扫,扶贫措施是否到位心中有数。(1月15日《云南日报》)
受诸多主客观因素制约,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的沟通交流并不顺畅。通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如果扶贫干部不在村子里面,贫困群众憋了一肚子话就找不到人诉说;而扶贫干部想找贫困群众,也经常会碰到“铁将军把门”的情况。这不仅给双方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困扰,也不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
“二维码门牌”的出现,不仅方便了贫困群众,让他们能够全方位了解扶贫政策,而且也能让扶贫干部及时掌握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只要打开微信扫一扫,动动手指即可进入“迭所村智慧扶贫信息平台”,家庭基本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享受帮扶政策、实施帮扶措施以及脱贫情况等一目了然……一个小小的“二维码门牌”,在拉近扶贫干部与贫困群众距离的同时,也让扶贫工作变得更精准更高效。
“二维码门牌”的出现,可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管理创新与服务创新。如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共服务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把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融入到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从而降低便民服务的成本,提高便民服务的效率,赢得老百姓的支持和信任,真正为老百姓汇聚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不过,我们在看到“二维码门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注意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如果陌生人想了解贫困户的相关信息,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轻松获取,“二维码门牌”就会成为隐私泄露的源头;比如,一些年纪大的贫困群众只有老年机,没有智能手机,可能就会出现“只会看不会用”的尴尬局面;再比如,如果二维码背后的内容更新不及时,可能就会出现扶贫措施不精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同样是“二维码门牌”助力脱贫攻坚需要面对的课题。只有未雨绸缪,把该打的补丁打好,确保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和实时性,才能让“二维码门牌”更好地服务精准扶贫,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要想打赢这场硬仗,啃下这块硬骨头,必须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必须把一切工作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就此而言,迭所村推广“二维码门牌”的实践,无疑是坚持服务导向的创新之举、便民之策,值得各地借鉴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