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精神,三明市建宁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扶持一批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托管等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项目进展情况
(一)精心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接到上级文件后,建宁县高度重视,按照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在农业农村局、财政局主管部门及农机、经管、农技、植保业务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商议,起草了项目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后,以县政府办文件形式下发了《建宁县2017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二)加大宣传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根据项目安排实施时间,建宁县于2018年2月9日组织9个乡镇经管站、25个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县农业、财政相关人员召开了项目工作推进会议,对项目政策进行了解读和部署。要求各乡镇和服务主体抓好宣传工作,共悬挂标语15条、印发明白纸6000余份;要求服务主体借春节期间等各类走亲访友时会大力宣传政策,扩大服务面积。同时5月上旬在里心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观摩会,组织服务主体、种粮大户和制种经济人等60多人参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三)认真筛选合作服务主体。县农机、经管等部门通力合作,由农机部门负责审核服务承接主体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和设备以及其他能力;经管部门审核服务承接主体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规范及从事社会化服务达两年以上等条件;通过严格筛选,5家服务组织完成主体备案。
(四)加紧推进服务开展。通过宣传发动、积极动员服务主体与服务小农户签订制式合同,扩大服务面积,截止2018年12月底按照服务主体提供面积统计完成综合服务面积5万亩。目前有主体4家上报部分服务统计表,经建宁县农业农村局抽查核实,服务面积累计157464.9亩,其中机耕35963亩、机插3555.6亩、机防34459 亩、机收83487.3亩(机烘14772.3亩),应拨付资金2323668元,其中农户1394200.8元、服务主体929467.2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沟通协调,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对外与财政、农机中心对内与植保部门协商,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中多应用新农药、应用在除粮食以外的作物上等等,让机防补助环节在社会化项目中实施;经协调,建宁县的统防资金就用于在支持果树和莲子上服务和购机补助。同时农技部门已定集成技术中推广的补助环节,做好区分,不做重复支持,建宁县主要是机插秧和机防。
(二)强化政策引导,多方增加服务面积。一是在政策理解上、宣传上与服务主体做好沟通解读工作,提高服务主体认识和积极性。在项目实施中得到的作业价格以外的资金,可用于合作社社员红利返还和发展建设。二是结合杂交水稻制种村企合作整村推进工作,将社会化服务项目的耕、种、防、收、烘等惠农政策组合到工作推进中,让农户和服务组织双赢,全年40个推进村增加服务面积1.5万亩以上。三是在粮食增产攻关项目中建宁县确定了示范片2万亩,机插秧、机防已列入补助,在社会化项目配套机耕、机收、机烘环节,增加服务面积1.5万亩左右。四是加大跨区作业量。建宁县根据杂交水稻制种外出承包规模经营特色,积极发展跨区作业服务,2018年完成1万亩以上。
(三)简化程序,加快资金拨付。按照“村-乡-县”三级审核、农户和服务主体分开拨付、农户满意和资金安全的原则,参照2018年度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简化验收手续,加快资金拨付。特别在资金补助时,采取县内、跨区分期拨付形式,解决了服务主体要先行兑现农户补助的资金压力。
(四)农户节本增收,减喷农药生态效益显著。通过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全程或关键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托管,较传统人工种植比较,全县全年农民降低生产支出3000万元以上,亩增效益200元以上;在无人机植保统防统治环节上,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效果显著提高,减少农药使用量10-30%,亩减少防治成本50元,全县完成5万亩,减少使用农药5吨。同时防治大多采用大包装、桶装农药、集中统一配药,减少了农药包装物乱丢乱弃现象,减轻了对水源、土壤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