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福建省水产养殖动植物病害发生情况及下一阶段防治建议
2016-07-15   作者:   来源: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一、病害发生情况

  6月份我省测报的6个养殖大类,20个大宗养殖品种中,监测到的病害有28种,其中:病毒病2种、细菌病12种、寄生虫病7种、真菌病2种,另有病因不明及其他类病害5种。

  本月测报点青、鲢、鳙、鲤、鲫、鳊、美国红鱼、青蟹、紫菜未监测到病害,其中,紫菜未放苗。

  以下是本月各养殖品种的病害监测情况:

  1、草鱼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病害12种,其中病毒病1种、细菌病4种、真菌病1种、寄生虫病5种、其他类病害1种。平均发病率为20.71%,平均死亡率为0.96%,均比上月大幅上升。

  2、罗非鱼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链球菌病。平均发病率为1%,平均死亡率为0.49%。

  3、鳗鲡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5种,其中细菌病3种、寄生虫病2种。平均发病率为27.3%,平均死亡率为0.01%,均与上月相当。

  4、倒刺鲃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烂鳃病。平均发病率为0.37%,平均死亡率为0.01%。

  5、黄颡鱼

  本月测报点发生不明病因死亡。平均发病率为55.56%,平均死亡率为0.08%。

  6、大黄鱼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疾病4种,其中细菌病2种、寄生虫病1种、不明病因病1种。平均发病率为7.48%,比上月有所上升;平均死亡率为0.28%,比上月有所下降。宁德测报点本月大黄鱼病害以刺激隐核虫病为主,霞浦养殖区病况较轻,三都湾的礁头出现少量死亡,福鼎长屿养殖区摄食量减少,未出现死亡。下旬病情普遍有所减弱。下旬霞浦老鸭头等地出现小苗红头病,病因不明;盐田港个别鱼出现白鳃症。福州测报点大黄鱼近一个月普遍出现较严重的刺激隐核虫病,半成鱼死亡率较高。

  7、石斑鱼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车轮虫病。平均发病率为7.71%,平均死亡率为0.2%。

  8、南美白对虾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疾病4种,其中病毒病1种、细菌病2种、不明病因病1种。平均发病率为15.42%,平均死亡率为3.31%,均比上月大幅上升。本月实验室检疫发现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携带率较高,其次为肠孢子虫和白斑病毒,但较少发现病发死亡现象。

  9、日本对虾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水霉病。平均发病率为7.62%,平均死亡率为0.05%,均比上月大幅下降。发病对虾体表黏附灰黑色绒毛物,疑似纤毛虫附着。

  10、蛙

  本月测报点共监测到红腿病和不明病因病。平均发病率为1.49%,比上月有所上升;平均死亡率为0.02%,比上月略有下降。本月不明病因病疑似棘胸蛙胃肠炎。

  11、鲍鱼

  本月测报点监测到不明病因病。平均发病率为0.002%,平均死亡率为0.001%。

  二、下一阶段病情预测及防治建议

  7月份,我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持续升高。养殖动物摄食量增大,残饵及排泄物不断增多,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大量繁衍,易侵袭体质较弱鱼体,造成病害频发。下阶段仍要注意做好草鱼出血病、罗非鱼链球菌病、大黄鱼刺激隐核虫病等的防范工作,同时还要预防台风带来的次生灾害。

  下一阶段主要采取的措施:

  1、适时调整和控制投饵量。科学投喂,增强养殖动物的体质。

  2、加强水质监控。网箱养殖应及时清除网衣附着物及箱底残饵,保持箱体水流畅通;池塘养殖应及时整理和疏通排水系统,预防台风带来的次生灾害。

  3、加强日常管理。养殖期间尽量减少操作,以减低对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避免因养殖动物受伤而引起病原菌的感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