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日子像春笋一样节节高
2019-04-04   作者:郑宗栖   来源:福建日报

大吉村的笋农们开始了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日子。

清明时节,一场夜雨过后,藏匿于深土之下一个个竹笋一点一点往上钻。

    家住大田县广平镇大吉村的44岁村民陈于干,清明前后的40多天,是一年中最繁忙的。他家里的150多亩竹林,和那些正冒尖的竹笋,在等待他和妻子去挖。

    “我们村家家户户有竹林,我家竹林亩数算是中等。去年我做了近1000斤的笋干,一些大户能做四五千斤。”陈于干体态较胖,看上去一点也不像长期在山上摸爬滚打的人。

    大吉村的山属于北洋崎山脉,附近的生态公益林面积达9000多亩。陈于干说,正是因为生态环境好,大吉村出产的生笋或是笋干深受大家喜欢。

    做笋是苦力活,在大出笋的日子,陈于干和妻子每天早早起床上山挖笋。挖笋也不是见笋就挖,得看笋的个头长相以及所分布的地势。“我们会留下10%的笋,做上记号留种下来,这些是来年的希望。”

    笋挖好后,就地去壳切根修整,然后挑回自家的笋厂加工。这几年,陈于干在竹林开了一些便道,可供农用三轮车行驶。运笋回来后,一刻也不能停歇,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入锅煮熟,否则变黄变老。

    笋干按颜色分为白笋干和黑笋干两大类,通常采用榨、晒、熏加工工艺,需经过煮、切、压、榨、熏、烘等十多道工序。白笋干的制作工艺要比黑笋干复杂,经历五到六小时清水浸泡,然后压、榨。

    “100斤的生笋,最终只做成5斤左右的白笋干。” 陈于干是个做笋的能手,他的技术传承于父辈,所做的笋干色泽黄亮、肉质肥嫩。“这些都是些老手艺,看似简单,但只有长期与竹林打交道的人才会明了。”

    守护竹林,是陈于干和村民们共同的心愿。白露过后,他们要对竹林进行一年一次的劈草,竹林一年施3次肥,6年砍伐一次成年竹子……这一切,日渐成为他们的生存法则。

    眼下,他渴望北洋崎的生态旅游得以早日开发,村民自产自制的笋干可以打开更广的销路。

    幸福的日子,就像春笋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这是陈于干在这个春天里许下的愿望。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