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青梅成熟的季节。在上杭县湖洋镇文光村观音井百果园景区内,一颗颗晶莹饱满的杭梅挂满枝头。梅树之间,不少游客挎着篮子正在采摘杭梅,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另一边,游客们坐在池边的亭子里,感受山风的清爽,品味茶的幽香。
这片占地1000多亩的梅园,是福建百果园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杭梅种植基地。4月18日至5月4日,龙岩市杭梅文化旅游节在这里举办,吸引省内外游客纷沓至来,景区热闹非凡。“这除了归功于政府搭台带来的节日效应,还离不开供电‘红马甲’的帮助。”百果园公司总经理林青说。
荒山变成“花果山”
别看现在的观音井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殊不知十几年前它还是一片丘陵荒地。近年来,当地政府经过坚持不懈的开发治理,这才将1000多公顷的荒坡改造成果园,引来了绿然生态农庄、洪泉生态家庭农场、百果园生态农业等相继落户,并开始种植青梅、红心柚、枇杷等水果。
然而,果树“喝水难”成了种植户的“心头病”。2013年,观音井铺设果园喷灌设施300亩,还在果园增建了农家乐和旅游接待中心。为了满足果农的用电需求,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借助低电压台区改造项目,投入20余万元对果园用电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新增一台100kVA变压器、改造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迁移改造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及0.4kV线路,解决了种植户的用电难题。
电网改造完工后,园内的电压更稳了,用电也更安全了,果苗栽种、灌溉、打药更方便了。为此,林青将杭梅种植扩大到1000多亩,并在景区内建设了梅语堂茶楼、梅花醉酒窖、青梅DIY工坊、乌梅非遗传承馆、月亮湖等景点。
在林青等种植户的带动下,如今观音井种果户发展到近50户,有杭梅、脐橙、蜜橘、葡萄等50多个品种,面积达2000多亩,被称为“红土地上的花果山”。更可喜的是,观音井已经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梅花节”“杭梅文化旅游节“水果采摘节”等活动,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村里开了近10家农家乐,旅游年收入近600万元。
传统乌梅走出国门
红杏初生叶,青梅已缀枝。连日来,在观音井百果园景区举办的杭梅文化旅游节,让游客们尽情体验采摘乐趣,休闲亭旁边的“青梅工坊”更是聚集了不少游客,他们在乌梅DIY活动中体验梅文化的深厚。
在上杭,青梅被称之为杭梅,是制作乌梅的上好原材料,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和加工历史,杭梅(乌梅)制作技艺也已被列入龙岩市非遗名录。作为杭梅(乌梅)传统制作工艺第19代传人,林青介绍,乌梅传统制作需要用半干的梅木作燃料,对杭梅进行小火烘烤,并且连续48小时“人不离梅”。
“除了连续守着土炕,最难的一点是温度的控制,火大了容易烤干,火小了干度不够,需要靠人的经验来把握,马虎不得。”林青介绍,土炕一次能烤制近3000公斤杭梅,制成的乌梅约50公斤,是一项辛苦活,也是一项技术活。针对这一弊端,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湖洋供电所向其推广电控烤箱设备,并对果园用电线路进行改造增容,实现了“以电代柴”。“电能替代不仅环保,而且温度恒定容易操作,乌梅的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传统手工艺制作与现代化机械加工相结合的基础上,如今,林青所在的公司已开发出青梅酒、乌梅、梅饼等26个系列的杭梅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大量出口日本等地,出口量一年达2000多吨。然而林青有着更长远的目标:“接下来要把种植、加工、生态旅游更好地结合,开拓新的发展业态,让杭梅既保持传统,又充满活力,同时还能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