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黄坑:从“黄泥坑”到“黄金坑”的嬗变
2019-05-10   作者:林志明 邱冬勇 汤鼎   来源:闽北日报

闽江源头,出自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一溪碧水,一路奔腾,蜿蜒穿越近百里汇入麻阳溪,形成了建阳区黄坑镇山重水复、风光旖旎的自然山水长廊。因有车在山中行、景随溪水流、人在画中游的感受,这条生态绿谷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百里画廊。

这个百里绿谷,是黄坑镇取之不尽的“聚宝盆”;绿谷之中,尽是老百姓用之不竭的“摇钱树”。

黄坑镇是革命老区。曾经,这里因为山高地僻,交通不便,百姓贫苦,被讥笑为“黄泥坑”。多年来,黄坑镇历届党委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魄,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把一个深山小镇打造成富得流油的“黄金坑”。如今,这个万余人的小镇已揽获一连串的国字号“金牌”:全国文明乡镇、全国生态乡镇、中国竹筷第一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把山当田耕 把竹当菜种

黄坑有句俗语:“要温饱,下田搞一搞;要致富,上山砍毛竹。”

素有“林海竹乡”美称的黄坑镇,森林覆盖率达91%。境内有林地面积49.8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7.2万亩,毛竹立竹量达2700万根,年产毛竹约350万根。

丰沛的毛竹资源,是几代人坚持不懈耕山护竹的结果。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黄坑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广毛竹丰产模式,鼓励农户“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对竹林进行“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老留幼、砍细留粗”的优化改造,甚至确定“三年不吃笋”的乡规民约,千方百计不断扩大竹林面积和立竹量。与此同时,健全服务体系,建立竹业协会,为竹农提供良种推广、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等服务,还投入千万元巨资,修建数百公里的竹山机耕路,极大地改善了竹农生产条件。

黄坑的毛竹具有竹节长、竹壁厚、密度高等特点,最适合竹筷加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批富有创业精神的农民“洗脚上田”,从家庭作坊起步,就地取材,兴办竹筷加工厂,各类竹筷逐步行销全国各省市及东南亚地区。

在黄坑镇三峡村的一处厂房内,看到,村民肖国英熟练地将半成品竹筷一根根上漆、晾晒。这些竹筷的订单来自韩国。

快人快语的肖国英告诉:“每年,在自家毛竹山上砍竹,能卖1万多元;农闲时,夫妻俩在厂里打工,我能赚三万,老公周锦月是技术员,每年工资近7万。”

“目前,黄坑镇1.3万人口中,与竹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约5000人,每年创造经济效益约6亿元,生产竹筷约5亿双,其中有1.6亿双竹筷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成为享誉神州的‘中国竹筷第一镇’。”镇党委书记周春林颇为自豪。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黄坑镇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行动,建立竹筷博物馆、申报竹筷小镇、创建竹筷产业园……努力推动黄坑竹产业升级。

高山出好茶 沃土产嘉禾

黄坑是个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林茶相间,竹掩茶园,茶隐林荫,零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让之成为茶叶的优质产地。这里出产的正山小种红茶,在17世纪曾远销欧洲数国,成为英国皇室御用饮品。

春茶贵如金。清明节前后,黄坑镇2万多亩茶园相继开园采摘。

在海拔约1000米的坳头村看到,竹海包围之下,梯田状分布的茶园青翠欲滴,拾级而上,随处可见茶农的身影。

身背小竹篓在自家茶园采茶的村民邱日梅说,她一天能采两三斤“金骏眉”芽头,每斤能卖460元。“一天收入一千元。摘下一个芽头,好比捡了一粒绿色的金沙。”

高山好水产好茶,优良的品质走俏市场。黄坑镇茶园开采以来,除了茶农摸黑起早“抢摘茶叶”外,各地茶商也蜂拥而来“抢购茶叶”。

由于黄坑茶青量少价高,南香北韵茶业公司总经理蓝元高对“抢”到手的茶青不敢怠慢,不分昼夜全程监控生产过程,甚至亲手制作。“5公斤的芽头,才能精制成1公斤的金骏眉,茶贵如金啊!”2015年,“南香北韵红茶”参加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名茶评优活动,荣获“金奖”。

曾参与研制第一泡“金骏眉”的坳头村老支书郑承根算了一笔账:坳头村115户农户种植茶叶2800多亩,每户均收入12万元,最高的农户仅茶叶一项收入可达30万元。

好生态培育出好茶叶,好生态还孕育出品质优良的大米。

黄坑镇古称唐石里,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在唐石里发现一本十五穗的水稻,宋理宗下诏将建阳县改名为嘉禾县,唐石里更名为嘉禾里。这里出产的大米颗粒饱满,晶莹剔透,做成米饭清香四溢,松软可口。

见到雷炳华的时候,这个46岁的中年汉子正在忙着联系采购鱼苗、鸭苗。“去年,我的‘稻-鸭-鱼’共生模式初获成功。今年计划再在稻田里放养150公斤鲤鱼苗和3000多只鸭子。”

雷炳华是建阳区的种粮大户之一,承包和流转了近千亩的耕地种植水稻。去年,他干出了一桩让乡亲们傻眼的“蠢事”:在集中连片的山垄田里种植了200亩水稻,既不打农药,又不施化肥,只是养几只鸭子在田间管事。

雷炳华有自己的盘算:利用大自然赐给黄坑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通过改良土壤,恢复传统耕种模式,生产优质绿色稻米,正是迎合市场需求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可实现在“种得好”基础上实现“卖得好”。

雷炳华的“鸭-稻、鱼-稻”共生模式,在瞄准“绿色”二字下足了功夫:在防虫治病上,他在田埂上种植具有驱虫诱虫功能的香根草、波斯菊、青豆等植物,同时安装太阳能灭虫灯进行物理灭杀,分阶段喷施生物酵素,增强水稻的抗病能力;在施肥上,化肥施用量直降五分之四,改施生物有机肥,种植紫云英、油菜等作物沤制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从而有效提高地力;每亩田间饲养5斤鱼苗、20多只土鸭,打造“除草-灭虫-鸭(鱼)粪肥田-稻壮鸭(鱼)肥”的良性共生系统。

“鸭稻共生模式,每亩要增加生产成本500元,稻谷产量却要比常规种植减少约三分之一。”雷炳华把收获的8万公斤有机稻谷,加工成小包装大米,一经面市,虽然每公斤卖到了20元,甚至50元,却广受机关、学校和白领们的欢迎,上海、福州、厦门等地的订单络绎不绝。

看到传统有机种粮有销路、有赚头,一些农户从怀疑、观望到要求合作。今年春,黄坑镇过去无人问津的山垄田格外走俏,“生态米”种植风靡各村。

从“砍树”到“看树” 不卖木材卖“风景”

黄坑境内山峦叠嶂,沟谷错落,竹木竞翠,被誉为“昆虫世界”“蛇类王国”“鸟类天堂”。

位于黄坑镇后塘村大林谷的朱熹墓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朱子乃一代理学大师,影响深远广博,有“春秋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之说,亦即“北孔南朱”之誉。

此外,黄坑镇还拥有“九天飞瀑”雷公口水库、太子岭明代石拱桥、“武夷天池”五福洋水库等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

如何让黄坑丰富的旅游资源走出深山峡谷?近年来,该镇在旅游规划、景点开发、宣传推介等方面新招迭出:在闽北第一个实施镇区主街道“白改黑”工程,使之成为一条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街区;建起了嘉禾音乐喷泉广场、朱子文化公园、集镇防洪堤休闲健身步道、集镇夜景工程、美丽乡村建设……黄坑镇由此先后荣获了“福建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

为了加速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黄坑镇坚持规划引领,构建起“集镇-中心村-特色村”的空间结构体系,打造处处有风景、时时见风景的全域大景区。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新建了黄坑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朱子纪念馆、朱熹墓附属保护提升工程、朱子文化牌坊,还加快建设考试祈福阁、半亩方塘、状元长廊、征诗长廊、紫藤隧道、风车长廊等。

不经意间,当地居民发现,操着各地口音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镇里的小客栈、土菜馆常常爆满。

陈友顺,土生土长的农家汉子,他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近40亩的九龙山庄。在背靠重重竹山、紧挨潺潺小溪、毗邻千亩生态茶园的环境中,可餐饮、垂钓、体验、观光、住宿等,引得城里人纷至沓来。今年“五一”小长假,九龙山庄天天游客爆满。

“山好,水好,空气好,人更好!”从广州来的游客饶义顺一行6人,在九龙山庄吃住游玩嗨了三天,赞不绝口。返程之前,狂购红菇、笋干、蜂蜜、茶叶等土特产,直到两辆汽车的后备箱塞满为止。

在桂林村,村民利用原有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清新桂林为主题,建设古廊桥、修缮古民居,新建米砻湾旅游度假山庄、金斗客栈、望兴农家乐、台石仙境小舍、花桥民宿等6家民宿,每逢节假日,远道而来的游客乐不思归。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不断提升的旅游设施,使黄坑镇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2018年,全镇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3000多万元。

“黄坑,因唐代一高人吟出‘叶黄满坑金’的诗句而得名。如今的黄坑镇,是名符其实的‘满坑金’:201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镇长林瑞妃说。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