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森林生态银行”让点绿成金梦想成真
2019-05-31   作者:陈忠 朱领军 吴启荣 池亮亮   来源:大武夷新闻网

1.jpg

前不久,顺昌县水南村林业大户曹光华走进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将616亩林地存入“森林生态银行”专用存折。经过评估,249万元贷款由“森林生态银行”提供担保,顺昌县农村信用联社城关信用社发放。

“截至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存入林木林地面积8.1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48笔2.03亿元,真正实现了‘点绿成金’。”森林生态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周翠霞介绍。

“生态银行”不是金融机构、也非融资平台,而是一个由政府、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公司、村民及合作社、社会资本方等共同组成的运作体系,它借鉴商业银行“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的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对山、水、农、林、湖、茶等自然资源进行管理、整合、转换、提升、开发、运营和保护。

“点绿成金,关键在如何‘点’,‘森林生态银行’建设是关键一招。” 顺昌县国有林场场长赵刚源说。顺昌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250万亩,森林覆盖率79.76%,林木蓄积量1531万立方米,是中国唯一杉木之乡、竹子之乡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县。为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打通自然资源变资产变资本的通道,去年,基于顺昌林业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资源开发、产业服务支撑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顺昌县被确定为“生态银行”试点。

去年以来,顺昌县在“森林生态银行”建设上积极探索,率先搭建起“森林生态银行”架构。赵刚源介绍,去年,由顺昌县政府提供3000万元资本金,依托顺昌县国有林场,成立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下设“两中心三公司”,即资产评估收储中心、数据信息管理中心,绿昌林木经营有限公司、绿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业金融服务公司,由绿昌经营有限公司、绿昌托管有限公司和林业金融服务公司对资源进行收储、托管、经营和提升,由数据信息管理中心、资产评估中心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同时,在城区中心地段开辟750平方米的“森林生态银行”营业部,实行林权评估收储、抵押贷款、林权转让变更等手续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办理。

“目前,围绕前端资源流转、后端项目开发,‘森林生态银行’已形成‘五输入五输出’的模式。”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王荔英介绍。“五输入”,即前端环节,指通过购买、租赁、托管、入股、质押等单一或组合形式,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零散化、碎片化林木资源实施集中储备、规模提升和产业转型,打包成集中连片优质高效的资产包。“五输出”,即后端环节,指通过提供原材料基地服务、金融服务、重资产服务、生态服务和市场服务,依托专家委员会、市生态公司等专业机构力量,对森林资源资产包开展项目策划包装、招商推介和开发经营,为推动森林资源变资产变资金、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在助力精准脱贫方面,作为“森林生态银行”的首位受益“客户”,去年底,当地林农夏六华将自家的9亩杉木幼林存入“森林生态银行”,如今她每月都能领到310元的预期收益,托管期满后,根据山场林木价值,她还能再拿到除了预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纯收入。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通过集中整合和盘活碎片化的森林资源,实现了国家得绿、林农得利“双赢”。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完成商品林赎买3.2万亩、租赁1.16万亩、合作造林1025亩。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上,通过对收储后的森林资源,实施“四改”措施,促进森林质量和价值的提升,提高森林经营效益。如今,已完成集约人工林栽培1.63万亩、现有林改造培育3.96万亩,完成林下经济460亩,预计亩均蓄积可实现较一般经营水平50%的增幅,效益明显。

目前,顺昌森林生态运营中心正积极组建政策性林权担保公司,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担保机制。策划生成的西坑、旗山、绿颖苗木基地、观静山、林下经济、干山、龙山等7个试点项目正按计划施工建设。禅修小镇、柑桔文化创意园、洋口红色旅游鲜花小镇、大圣游乐城等14个旅游产业项目也已经完成前期策划。“借助‘森林生态银行’这招好棋,点绿成金将梦想成真。” 赵刚源对“森林生态银行”建设工作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