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药价上涨的疯狂。小杨前几天肠胃不舒服,就去药店买了两盒肠炎宁,结果花了近100元。他说:“我是真没想到现在药这么贵,两盒就将近100元。”头疼脑热、感冒中暑、胃疼腹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些小病,去药店买药必不可少。从2018年以来,许多常备药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少则涨了几倍,多则涨了十几倍,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病不起”。(7月29日《人民日报》)
药品价格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价格的波动牵一发动全身,公众对价格的上涨极为敏感。随着物价的上涨,药品价格有规律和节奏的上涨,属于“合理性表现”,但若在短时间内出现少则数倍,多则十数倍的上涨,则明显背离了基本规律,超过了公众的承受预期,成为一笔难以承受的负担,加剧了“看不起”的民生痛感,则值得高度警惕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从调查的情况看,一些药品的原料价格不但没有上涨,反倒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制成药的价格却变得越来越贵,其主要驱动力是药品成本的上涨,比如人力成本即工资的刚性增长,还有环保压力与准入门槛的提高等原因,比如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让药品生产和经营变得越来越规范,粗放模式也就失去了市场,由此造成了大量的药品生产企业被排除在外,具备资格的企业变得越来越少,降低了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为垄断式经营创造了条件。如果某种药品,在全国只有一两家企业生产,那么涨价的主动权就会被少数企业所控制。
与此同时,环保以及工艺改造等因素要求药企不断升级设备,减少污染排放,从而增加了药品制造中的“环保成本”,使得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日益频繁,个别企业因此取得了对某些原料药生产的垄断地位,并借机实现了“附带式涨价”,利用环保投入和准入要求,为非合理性涨价提供了借口。虽然基于上述因素,实现价格的上涨符合实情,但若不能基于真实的成本支付,而排除非合理上涨因素,药品价格就会“虚高不下”。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则药品价格的疯涨之势就难以遏制。
由于药品价格采取的是市场定价,也就是药品的价格取决于供需状况,一种药品如果生产的厂家多,竞争激烈,可替代的药品又相对较多,则价格就会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且增长缓慢;如果一种药品的生产厂家极少,市场呈现出垄断的态势,则价格上涨就几乎难以避免,甚至有可能因为炒价或者囤货等因素,使之越来越“奢侈化”。国内一些具有传统工艺的知名品牌药品,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模式且达到了极高的峰值,除了企业采取“饥饿营销”推动,跟商品资本化和期权化的策略也密不可分。不过,任何商品的价格不可能只涨不跌,一旦严重超过了消费承受力则会“有价无市”,泡沫破裂也就会让业绩实现断崖式下滑。
问题在于,日常药需求量大,涉及群体数量多且难以替代,价格的过快上涨则会形成极为严重的连带效应。虽然药品价格实现的市场定价,由市场自行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放任非合理上涨,而不采取任何干预机制。考虑到药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于药品的终端价格应当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并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成本备案进行核实,从而消除其成本因素中的泡沫成分,使企业自主定价在一定的合理区间,既考虑到成本上涨的各种因素,又能保障其有必要的利润空间,从源头和渠道的把控上,让价格处于相对科学合理的层次。
在此基础上,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和多元的手段,对药品价格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手段,比如充分利用医保的议价权,发挥医保在控制药品费用上的重要作用;同时,应当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和作好后续服务,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进行重组,新建一批高规格的药品生产企业,激活药品生产的源头并提高行业竞争力,通过竞争来实现成本控制并让利于民。在此基础上,要建立和完善基本药物、急(抢)救等药品供应体系,以强化储备、统一采购或定点生产等方式保供,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去引导市场的无形之手,防止常备药品的非理性上涨,让药品价格像日常生活用品一样稳定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