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打造油茶全产业链条
2019-10-10   作者:郑凯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这就是我们范坑的油茶树,它们立冬左右就会长满油茶果。我们加入合作社,统一进行管理、收购,等到大家开始榨油时,到处都是油香味。”一大早,福建省福安市范坑乡村民陈祖堂特意带着在外学习农林专业的儿子和他的两位同学,到自家的油茶园察看油茶树。

  福安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种植面积11.88万亩,面积与产量均居全省之首,年产茶油1000吨。如今,福安油茶产业已形成集良种选育、苗木培育、基地种植、低产改造、技术研究与推广、企业建设、市场开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福安市设立了扶持油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近年来共投入油茶生产发展项目资金4100万元,完成新造油茶林2.6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1.6万亩,并建有油茶优良品系采穗圃3个,年产穗条100万条。新造油茶林当年每亩补助600-1000元,后期幼林抚育连续5年,每年每亩再补助150元。

  为破解过去各家各户油茶生产“单打独斗”的局面,福安市引导农民成立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推广“合作+企业+基地”的经营模式,按照统一经营、统一收购、统一分配的原则,将各项补贴、奖励资金直接发放到群众手中,减少中间环节。全市建立了油茶专业合作社46家,由企业和合作社经营的油茶基地面积超过6万亩,2万户农民在油茶生产中受益。

  在科技支撑上,福安市制定《油茶丰产培育技术标准》《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标准》,并由油茶协会领衔建立了专家组服务制度,设立科普流动学校,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和技术推广。福安市同时做好科技示范,建立千亩高优现代油茶产业园2个、科普示范基地6个、科技示范片20片、科技示范户100多户,以典型辐射带动全市油茶产业发展。

  油茶丰产培育技术的应用,让种植户们尝到了甜头。油茶林未改造垦复前,每亩产茶油12.5公斤,亩均收入约1500元。新技术的应用,使亩产茶油提高到25公斤,亩均收入约2500元。

  范坑乡墩头村的巾帼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51名社员均为女性。20世纪70年代,墩头村曾组建“妇女油茶耕山队”,垦荒种油茶、选育良种,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2015年,墩头村成立巾帼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改造老油茶林400多亩,新种油茶林600多亩,林下还套种中药材、食用菌等。成立第二年,合作社总收入约358万元,其中油茶收入248万元。社员年人均收入7万元,是当地农户收入的2倍多。

随着油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福安市大力扶持油茶加工企业发展,构建油茶全产业链。福建绿坤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引进一套先进的油茶油生产设备,采取冷榨方法生产油茶精制油,确保产品质量,油茶加工从手工油坊(初制)到精深加工实现了质的飞跃。生产的“福源山”品牌茶油多次获评“中国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和“福建省优质农产品”,“福源山”商标还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

  福建省泊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油茶油精制的下游产品精油很畅销。“每10克精油的市场价格是128元,比作为食用油的价格翻了四五十倍。”公司总经理李贵明说。李贵明的老家在范坑马冈村。近年来发展得越发红火的油茶产业,让做医药生意的他看到了商机。李贵明回乡创办公司,致力油茶油及精深产品研发生产,他还在家乡建起700多亩的油茶基地。

  “油茶从花到果,全身都是宝。”李贵明说,油茶经压榨萃取,除可开发食用的油茶油外,经过精深加工还可开发出药用、外用、口服等多种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目前,公司已开发出针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群体适用的外用精油系列产品,初试市场反应良好。公司生产的“华夏雨露”品牌山茶籽护理精华油,还获得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优质奖。

责任编辑:郑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