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十大乡村特色产业
2019-10-23   来源:福建日报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八闽乡村,生机盎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福建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举措,加大保障力度,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如今,放眼福建广大乡村,一幅幅农业更有奔头、农民更有劲头、农村更有看头的场景正在徐徐展开。

做强做大十大乡村特色产业

近日,平和琯溪蜜柚惊艳亮相阿里巴巴集团“网上农民丰收节”。在“2019年全国丰收节公益直播盛典”活动上,琯溪蜜柚通过网红主播的助力,开播短短10分钟就卖出了约5万份35万公斤柚子。

去年,漳州全市蜜柚网销额突破2.6亿元,今年预计将达到3.12亿元。

“好品质源自生态农法。”果农赖坤金说,平和在全县实施的“千百十生草覆盖示范工程”,是蜜柚脱颖而出的法宝,“以生草果园代替清耕果园,减少了化学除草剂使用,降低了农残,生草刈割后还能作为绿肥还田,有效替代化肥。同时,生草覆盖能够显著调节土壤温度、湿度,有利于蜜柚长成,裂果率大幅降低,糖度有所提高”。

平和琯溪蜜柚是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的代表作。全县种植蜜柚面积70万亩,产量150万吨,涉柚产值超百亿元,80%农户收入源于蜜柚产业。而今,产业强县的故事翻开了新篇章。当地在探索新业态、绿色生产方式上迈出了新步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如何抓住产业牛鼻子?

“福建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多样性农业特点突出,理应紧紧抓住特色农业优势,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正大力实施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五千工程”,着力做强做优做大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水果、林竹、畜禽、蔬菜、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力争到2022年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

八闽乡村,产业勃兴。福茶、福果、福菜、福菌、福稻……优势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各美其美,共同绘就一幅闽地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安溪铁观音、古田食用菌、平和蜜柚、福鼎白茶、光泽肉鸡等一批产值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引领产业新风尚;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建宁莲子、福建百香果等一批区域公共品牌声名鹊起;三产融合持续推进,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2%,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蓬勃发展,乡村旅游营收每年增长20%以上;绿色生产方式深入人心,实施茶产业绿色发展行动,建设不用化学农药示范茶园……

产业兴旺,离不开制度创新。

“为优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我们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建强化落实和完善农村改革“四梁八柱”总体框架,改革成果不断涌现。譬如,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为全国首批完成数据汇交的8个省份之一;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全面完成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基本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在晋江市开展宅基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三项改革试点,完成3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补短板强弱项增进农民福祉

在闽北大山深处,科技兴林、生态扶贫的故事正在上演。

顺昌县建西镇谢屯村村民祖基权长期缺少经济来源。几年前,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的杉木育种团队找到了他,与他签订了委托育苗协议。

“只要三四年,良种造林的优势便显露无遗,高度比土苗多出三四米,地径多出两三厘米,且大多郁闭成林,无需除草抚育了。”祖基权“摸着石头过河”,没想到良种苗大受欢迎,供不应求,索性一口气租了12亩地,专业干起了育苗生意。现在,祖基权每年可育苗40万至50万株,产值十几万元,彻底解决了生活开支和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前年,他拆掉了老房子,盖起了一栋3层砖混结构的小洋楼,“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我们走出了一条‘社会得绿、林农得利’的新路。”洋口林场副场长练芳松说,洋口林场在洋口镇、建西镇委托农户每年育苗500万株,解决了40个就业岗位。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福建集中力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农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收入水平居全国第五位。

攻城拔寨,誓拔穷根。当前,福建脱贫攻坚已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对象从2012年底110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465人,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已有17个实现脱贫摘帽,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2050个实现退出摘帽。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福建正着力实施“百乡千村”路网提升工程,建设四好农村路;完善农村物流设施,搭建县、乡、村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全省所有建制村实现光纤宽带与4G网络全覆盖。

补齐短板,共奔小康。为加快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福建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全力推进“全面改薄”项目;持续推进健康乡村工程,完成7765个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完善乡村养老服务,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到52.8%。

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48岁的周金概以本土匠师的身份,重返老家永春县五里街镇大羽村,当起了施工队长。

原来,为推进农房整治行动,永春县启动了“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新房美化、裸房装修、古厝修缮、违建清理、搭盖拆除等“五项工程”。在开展农房整治行动中,大羽村决定培养一支“接地气、本土化、专业化”的工匠队伍。于是,周金概和几名工匠一起返乡,组建了一支10人规模的小工程队,开始承包本村的房屋建设。很快,大羽村的工匠队伍不断壮大,吸引不少村子纷纷来“取经”。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了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福建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梯次推进生态村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一革命四行动”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去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426.8亿元,实现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90%的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85%的建制村已有1个以上水冲式公厕;建成166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整治农房3万多栋。

绿色生产方式正成为共识。深入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专项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8%。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空前。推进闽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和8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消除省级考核小流域劣V类水体;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1000个大气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城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美丽家园,更要以乡风文明与治理有效为保障。

福建通过加强乡土文化传承保护、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力建设民风淳朴文化兴盛的文明乡村;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深入推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