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金:点“梅”成金的女当家
2019-10-28   作者:王帅   来源:福建日报

res07_attpic_brief (1).jpg

 陈燕金(右二)带着志愿者看望村里的老党员

溪内白鹅红掌,溪畔万株梅树,远处青山如黛……行走在连江县江南乡梅洋村的乡间小道,宛如置身世外桃源。

    过去的梅洋是福州市级贫困村,村里交通闭塞,群众生活困苦。以“脱贫攻坚”为动力,以“梅花之海”为名片,如今的梅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从昔日“最穷村”变成聚集生态旅游、老区文化的“精品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仅一个春节假期就能吸引三四万人次的赏梅大军,在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梅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燕金。

    我把梅洋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方向是对的,走慢一点也没关系。”前几天,陈燕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纪念自己回村“任职”第十年。从2009年到2019年,1986年出生的陈燕金,把人生最美好的十年青春奉献给了这个小山村,“十年前我是梅洋的女儿,现在我把梅洋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2009年,适逢梅洋村换届选举,老村主任找到大学毕业不久的陈燕金,希望她回村带领村民干一番事业。

    那时,陈燕金的父母兄弟已经移居海外,她也正考虑是否要跟随父母的脚步。“国内也有一方天地,干吗非要出去?”经过再三思量,陈燕金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留下参加村两委的竞选。

    回村,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做两委委员还好,可要当村主干,村民们都不乐意了。“男人都没了吗?怎么能让一个女人来当村主任。”“这么年轻的小女孩,我看是来镀金的。”“不会把我们这当跳板吧?”……

    60多岁的村民刘景乖热心公益事业,在村里颇有威望,当初他也是强烈反对陈燕金当村主干的几个村民之一。如今,他的态度已经完全转变,不论村里出什么规划他都积极支持。“燕金是真想为村里做事,我没有理由不支持。”刘景乖说。

    虽是女儿身,可陈燕金做事雷厉风行,颇有男儿风范。尽管如此,十年村主干生涯,还是有泪洒现场的工作经历让她记忆犹新。

    记得是2015年春,那时村里已经有一些来赏梅的游客,为了让游客有好的体验,陈燕金义务给这些游客当起了导游。

res03_attpic_brief (1).jpg

 梅洋村溪畔有万株梅树

    “那时,村里有一些村民会做土鸡土鸭给游客吃,个别村民要价高。”陈燕金说,她怕让游客留下宰客的印象,一般会提前提示游客哪里可以吃饭,价格如何,让游客自己选择。一位村民在一次酒后,抓着陈燕金的头发,将她摔到地上,吼叫“你这样是在断我财路”。

    “他家女儿读书,低保户的申请都是我张罗的。”陈燕金哭了,心里的委屈远远大于身体上的伤痛。有村民拿出手机要报警,陈燕金阻止了。

    等到那人酒醒,陈燕金搬了一把凳子坐到他对面沟通了近3个小时,让对方理解了她的做法。

    还有一次村里村道拓宽改造,需要拆除几户人家的阳台,其中就包括陈燕金自己家的老宅。陈燕金的奶奶出面求情想缓几天再拆,因为家里的一个婶婶马上临盆,按照农村的习俗不宜拆家。

    “我是村干部当然要带头。”陈燕金回绝了。奶奶也生气了:“你是村干部,我们不沾你光,可是你做到一碗水端平了吗?你把我们当普通村民看了吗?我们就想跟大伙一起拆怎么这么难?”奶奶的问话让陈燕金无言以对。

    这两次流泪的经历,让陈燕金深刻认识到,开展群众工作一定要学会理解沟通。

    不到现场了解情况我不安心

    梅洋村平均海拔600米,是连江县江南乡唯一不靠海的村庄。全村进出唯一的通道是一条长13公里的盘山路——凤梅公路。

    “好女不嫁梅洋人。”这曾是连江流传甚广的一句戏言。在梅洋土生土长的陈燕金对此印象深刻:适龄的男青年有些要到外省才能娶到媳妇,进了门的媳妇受不了贫困的生活想跑,村民们就轮流把守出村的唯一通道,“那个时候,我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家乡的面貌”。

    交通不便是制约梅洋发展的最大瓶颈。凤梅公路仅有3米宽,而且年久失修,道路坑洼不平。拓宽改造需要资金近2000万元,各级政府拨款1000万元,还有近千万元的缺口没处解决。梅洋村底子薄,村里没钱就得四处化缘。

    因为贫穷,上世纪80年代开始,梅洋人开始远走海外讨生活,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华侨们应该会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陈燕金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翻遍了村里的宗族谱,找出了从村里走出去的七八百位华侨的名字和他们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然后“厚着脸皮”联系、拜访,希望他们为通村公路改造捐款。

    那段日子,陈燕金几乎没有休息日,一周跑三趟县区,就为了多谈几户侨属。她的这股子劲头感染了许多侨胞和乡亲,他们纷纷慷慨解囊。短短一个月,筹集了近千万元的捐款。2017年上半年,公路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凤梅公路拓宽改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道路滑坡、塌方多次出现,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也给村民生活造成很大不便。

    2017年9月,“纳沙”“海棠”双台风来袭,凤梅公路又遭受重创,出现多处滑坡。个子矮小、身体单薄的陈燕金,带领村两委干部在查看受损路段后,徒步几公里为留守村民送去新鲜蔬菜,自己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有村民劝她注意自己身体,不用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但她说:“不到现场了解情况,我不安心。”

    修路的这段时间,恰逢陈燕金的父母回国探亲。“父母回来的三个月时间,我只陪了他们三天。”陈燕金说,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是她这些年最大的遗憾。

    2018年7月,拓宽至六米宽的凤梅公路建成通车,村民们自发放起鞭炮庆祝。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才是目的

    梅洋村拥有2万余株梅树。近几年,梅洋村搭乘“旅游精品示范村、幸福家园、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通过旅游规划,将“漫山遍野”的梅林整合成了“移步换景”的景区,在梅洋可春季踏青、夏日避暑、秋季闻桂、冬日赏梅,而且村里还保留着300多年前的古民居建筑数十座。

    同时,梅洋村围绕生态创建和梅花文化为重点经营村庄,和有关单位组织共同开展梅花节、书画写生、山地自行车、徒步上梅洋等各类活动,不断扩大梅洋的影响力。

    “让游客走进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才是目的。”在陈燕金看来,梅花是老祖宗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梅洋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梅洋要发展就必须把梅花这一优势发挥到极致。

    如何在梅花产业上做些延伸,陈燕金又动起了脑筋。

    酿梅花酒和蜂蜜是梅洋村的特色,陈燕金决定往这些方向发力。她鼓励有经验的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同时带动村里的贫困户实现脱贫。在合作社的帮助下,贫困户刘桂香做起了养蜂生意,自食其力。贫困户刘用焕学起了酿酒,产品不愁销路。

    在福州市妇联“姐妹乡伴”公益项目的支持下,陈燕金带领村里的家庭主妇围绕梅花开发了系列乡土创意食品,通过邀请面点师上门授课、上网找攻略自学手艺等方式,开发出梅花酥、梅花酿、梅花蜜等20多款伴手礼,产品一推出就受到游客欢迎,推出第一个月销售额达20万元。

    如今,陈燕金用村集体财产以入股的形式在乡里开办了梅花系列伴手礼的加工车间和销售实体店,解决了全乡30多位家庭妇女的就业问题,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感谢陈书记,让我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有份额外收入。”家庭主妇郑萍斌说,靠着制作梅花酥,她每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在陈燕金的带领下,2017年,梅洋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去年,全村人均收入1.8万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梅洋这个昔日村民口中的最穷村已成为游客眼中的最美村子。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