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阳光照进山坳里的上樟村,省派驻村书记李炎春沿着村道边走边抓拍,“检查卫生”成了他每天工作模式的开启方式。
上樟村有300多户1400多人,是华安县沙建镇的一个革命老区村、省级重点扶贫村。“我驻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让村子变得更美,想让村民变得更富。”李炎春说。
“400多元的皮鞋换成40多元的布鞋,小轿车换成底盘高的越野车。”李炎春是福建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党政办主任,在城里,上班穿的是衬衫、皮鞋,讲的是普通话。从2017年底到上樟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当成上樟人,换成了T恤衫、布鞋,讲起不地道的华安当地闽南语。
城里有的是朝九晚五、周末假期。在这里,“时光匆匆,巴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李炎春每天与村两委一同东奔西跑,谋发展、跑项目,田间地头成了他的办公室。车内仪表盘上的数字已飙升至4万公里,这样的公里数可绕地球赤道一圈了,穿行于山间小道,他俨然是个“乡村山路老司机”。
近两年来,上樟村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目前,水空自然村2.1公里道路竣工通车,村里通往外界的4.9公里道路由4.5米拓宽成9.5米,正在硬化当中,11月底全程即可通车。
“先前,上樟真是‘上脏’呀。路边杂草丛生,河道垃圾漂浮,时有死鸭死鸡散发恶臭。”大家是这样形容以前村里的人居环境。群众的痛点,就是党支部工作的重点。李炎春和党支部立马动员党员投入义务劳动,连续7天开展村庄卫生死角整治、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厕所革命”等行动。
国庆黄金周,一首《上樟之恋》的动人旋律,从上樟这个小山村飞出,传遍网络朋友圈,还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发布。上樟,成了大家心中和谐美丽的“香樟”,已不再是以前的“上脏”。
党心带民心。如今,只要是村里的事,大家都愿意奉献自己一份力量。村安全饮用水工程,需要经过村民郑大伯家果园,得凿出700米长16厘米宽的饮水线路。郑大伯没二话就答应了。
“希望通过这三年的驻村把党和国家的政策红利带给乡亲们,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好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李炎春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