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才:驻地有家 驻村有情
2019-11-01   来源:FJTV纪录片创作室

入秋,温润的空气越过海岸线,带来微凉的雨水,洗浴着南方这座藏在深山里的畲村——宁德市霞浦县盐田乡洋边村。

雷杨钦是洋边唯一的村医。他为村民看了半辈子病,到老却得了晚期癌,成为不能自医的病人。

省省方志委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吴洪才为雷杨钦介绍了省城的主任医生。但巨额的医疗费还是耗光了雷杨钦家里所有的积蓄,后期的治疗费用依然是天文数字。

微信图片_20191101095615.jpg

雷杨钦的情况并非个例,在洋边,和雷杨钦一样为疾病困扰,并可能因病致贫的村民不在少数。

到任将近一年,吴洪才已经把洋边较为分散9个自然村都走了个遍,摸透村情。

微信图片_20191101095620.jpg

洋边全村998人,畲族占总人口90%以上,劳动力多数已下山离村务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

吴洪才在思考,针对因病致贫问题,究竟该如何对症下药?这是吴洪才第三次驻村,类似的棘手状况他已经历太多。

在茶叶老产区安溪县林东村,村民收入曾以中低档茶叶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吴洪才带领村两委,因地制宜,投入资金1158万元,创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修建7.5公里道路,打开茶叶销售通路,引领10户40人全部脱贫。

抓准问题精准施策,逐条逐件解决矛盾,这正是吴洪才的驻村工作方法。在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腹部的大芹村,山地贫瘠,基础设施差。吴洪才用了三年的时间,完成2613万元投资,修筑21.8公里道路,建立蜜柚专业合作社和家禽养殖基地,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富美大芹”,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措施,9个建档贫困户全员实现脱贫。

微信图片_20191101095636.jpg

三次碾转驻村的经历,就像畲族举家迁徙的历史,每一次,吴洪才几乎都举家驻村。第一次,女儿吴秀菱在驻地高中借读;第二次,女儿吴秀菱大四在驻地镇政府实习;吴秀菱大学毕业后,在霞浦县水门畲族乡担任大学生志愿者。几个月后,吴洪才也到了霞浦挂职。为了照顾婆婆,妻子没有再跟随,留在了福州。

三次驻村跟家人在一起,做到工作跟家庭两不误,也解除了吴洪才的后顾之忧,一心投入工作。

眼下,吴洪才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关于村民大病医疗问题。

善用政策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吴洪才的方法为村医雷杨钦缓解了燃眉之急。雷杨钦因此可以持续化疗疗程,病情得以控制。

吴洪才明白,这只是解决洋边村因病致贫问题的一个层面。

兰允团,十二年前因工伤造成残疾,靠经营村口一家杂货铺为生。他所在的高山自然村因地处偏僻,自来水水源不足,水质堪忧。

不仅是高山,洋边另有3个自然村都存在水源不足的问题。冬季枯水期即将到来。水源的卫生状况,正时刻影响着村民的身体健康。吴洪才马上联系了县防疫站,请技术人员带着设备一起前往水源地,做水质检测分析。

微信图片_20191101095626.jpg

技术人员带着水样回到实验室继续检测,通过科学分析,来确定水源的卫生情况。与此同时,吴洪才开始筹划进行水库建设。

在洋边,和兰允团一样因身体疾病而失去劳动力的还有几十人,而他们,往往是家里的经济支柱。

雷孔祥,他的日常就是坐在长廊上,沉闷地听着邻里闲话家常。因为腿伤,雷孔祥无法从事重体力活,老伴为了照顾他,也难以外出做事。

村里的手袋厂主营外贸,效益良好。吴洪才找到手袋厂的负责人、村贤兰清斌,商量着帮扶像雷孔祥一样的病患家庭的办法。几番商议,手袋厂决定派出技术人员,将缝纫机安装在病患的家里。技术人员很耐心,雷孔祥的老伴逐渐掌握了制作工艺。

忙活了一上午,吴洪才回到村部的宿舍,女儿吴秀菱来了。今天是吴洪才的生日,吴秀菱碾转了两个小时的班车,就想给父亲煮上一碗简单的寿面。

虽然在同一个县,同在畲族乡,但父女俩相隔45公里,没有直达的大巴,见面的机会不多,只能默默地互相关注,也都把时间投入到工作中。

女儿在,简陋的宿舍,就有了家的味道。三次驻村,他们也早就习惯了四海为家。

匆匆送走女儿,生日也就过完了。吴洪才又赶到寨下自然村。村里的茶农打算发展茶业合作社,希望吴洪才可以提供支持。

这是吴洪才驻村工作的点滴,需要吴洪才面对的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如同连绵不断的雨。

秋收时节,洋边的茶叶长出了新芽,林东的茶田早已漫山遍野,大芹的稻谷一地金黄,吴洪才驻村扶贫的路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