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10月份生猪生产形势和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并回答提问。农业农村部将于每月中旬定期发布生猪生产形势。
政策落地 生猪生产呈现4项积极变化
“总体看,各项扶持政策效果正在显现,全国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了止降回升的转折期。”杨振海表示。8月底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新增7亿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019年上半年中央财政非洲猪瘟扑杀补助经费2.2亿元,第二笔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补贴资金以及2019年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投资3亿元已下达各地。今年1-9月份,全国承保的生猪超过3亿头,同比增长6.19%。
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强化各地政策落实跟踪调度;加强对生猪生产和市场、饲料生产等情况的跟踪监测。近日,针对生猪生产存栏降幅较大的省份,农业农村部通过致函、约谈等方式加强督促,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11月7日,召开南方九省(区)生猪生产调度会,推介“龙头企业加农户”“产业体系帮农户”等技术模式,调动小散户增养补栏积极性,促进南方地区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各地也都加大政策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文件。
杨振海介绍,随着扶持生猪生产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加上市场行情看好,养殖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10月份生猪生产主要指标出现了4项积极变化:
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猪环比增长0.6%,这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首次增长;
全国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10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5%;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7%。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全口径统计一共有1.3万家,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
全国生猪存栏降幅进一步收窄。10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降幅是0.6%,与8月份、9月份相比,分别收窄了9.2和2.4个百分点;
全国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东北、西北和黄淮河地区生猪恢复比较快,西南、华南地区产能下滑也趋缓。黑龙江、陕西、河南、吉林、山东、安徽等12个省份生猪存栏止降回升,最高的省份当月环比增幅超过7%,9个省份环比降幅收窄。黑龙江、河南、河北、山东、江西、湖北等17个省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比9月份增加4个省份。在能繁母猪存栏止降回升中有的省份能繁母猪约环比增幅超过10%。
综合因素不支持生猪价格高价位持续运行
“从供求角度分析,综合几方面因素不支持生猪价格高价位持续运行。”对于大家关心的猪肉价格,杨振海从生产角度介绍了有关情况。生猪存栏降幅收窄和能繁母猪持续回升预示着在未来两个月生猪出栏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另外,前一段时间生猪价格比较好,很多养殖户养大猪、留母猪。根据监测,现在出栏的生猪平均每头要增加15公斤的肉产量,即在出栏同样数量生猪的情况下,这两个月上市的猪肉量是有所增加的。有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猪肉进口量是132.57万吨,增幅超过40%,第四季度进口力度可能还会加大,对缓解供应压力有帮助。最后是库存需要定期轮换,屠宰企业和物流、冷链企业库存的猪肉也到了该轮换出清的时候。
“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已基本见底,规模养殖场生产恢复进一步加快,各项生产指标都在好转,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入11月份,生猪价格也有所回落。” 杨振海表示。照此趋势发展,在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和疫情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总体来说将进一步好转,目标是力争明年底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
多消费禽肉有利健康也经济环保
“总的来看,禽肉、禽蛋、牛羊产品全面增产,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丰富老百姓‘菜篮子’产品供给,畜产品供给是有保障的。”杨振海表示。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1-10月份,全国累计肉鸡出栏同比增长15.5%,产能达到历史高点;牛奶产量同比增长5.6%;10月份,鸡蛋产量同比增长6.1%,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达到458万吨和330万吨,分别增长3.2%和2.3%。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分析,预计全年禽肉增产潜力在300万吨以上,牛奶增产160万吨以上,禽蛋增产80万吨以上,牛羊肉增产30万吨以上。
“从世界范围看,2016年禽肉取代猪肉成为全球消费的第一大肉类,主要是大家认为禽肉属于白肉,猪肉属于红肉,吃禽肉更有利于健康,也更经济。肉鸡、肉鸭的饲料转化率不到2:1,生猪的饲料转化率是3.5:1。禽肉生产更有利于减轻资源压力、更有利于环保,因此建议大家多消费禽肉。”杨振海表示。
举报非洲猪瘟有奖励 使用非法疫苗有隐患
“疫情防控是生产的保障,疫情防不住,生产恢复就无从说起。”杨振海介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形成比较大的污染面,预计疫情将继续呈点状发生。针对非洲猪瘟防控形势,近期农业农村部在持续强化监测、排查、报告、处置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是压实地方责任,组织各地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开展全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检查,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有关省开展督导,采取多项措施,落实各方责任,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11月18日,农业部发布第233号公告,向社会公布《非洲猪瘟疫情有奖举报暂行办法》,鼓励群众对违反非洲猪瘟防控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举报人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或农业农村部举报,农业农村部受理电话为:010-59194768。由农业农村部受理,经查证属实并符合奖励原则的举报,给予举报人每次税前三千至一万元不等奖励。举报为防控非洲猪瘟做出特别重大贡献的,可一次性给予举报人不超过税前三万元的奖励。
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谓“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进口苗”,杨振海表示,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规定,都是非法疫苗,要严厉打击。既缺乏系统的试验研究,更没有通过科学、客观、严格的评审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都无法保障,特别是活疫苗,可能存在不可知的生物安全风险。养殖场(户)如使用这些非法疫苗,不仅达不到预期的预防效果,还可能导致猪群感染病并引发疫情传播,绝不能掉以轻心。
五项措施继续促进生猪生产
杨振海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中央扶持和补贴资金陆续下达,督促地方加快建设项目进度,加快补贴资金拨付,落实到场到户。进一步完善生猪养殖设施农用地政策,继续督促地方做好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工作,一律取消超范围划定的禁养区。推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负总责的要求落到实处。
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督促各地严格执行现行有效防控措施,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疫情的行为。继续推进非洲猪瘟分区防控工作。组织开展全国秋防大检查,指导地方做好秋季动物集中免疫。
强化生产调度和指导服务。对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猪场实行每月生产调度,适时向社会发布信息,稳定生产、消费信心和市场预期。以县为单位面向养猪场户开展专题培训,总结推广各地恢复生猪生产的好典型、好做法。
组织开展屠宰企业冻肉库存摸底。结合正在开展的屠宰环节两项制度落实情况“回头看”,对全国建有冷库的生猪屠宰企业全面开展排查,摸清冻猪肉库存家底。督促各地规范检疫工作,坚决杜绝限制生猪和猪肉流通的行为,保障正常市场秩序。
强化信息发布。组织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每月中旬通过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策措施的解读,通报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情况,回应社会关切,稳定社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