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流通工作情况。
针对当前部分地区出现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企业停工、用工短缺、采收和运销不畅,以及各地餐饮饭店、集体伙食单位需求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多地局部出现了农产品“卖难”的现象。主要是三个特点:一是“卖难”现象多集中在不易储存的生鲜、果蔬、禽蛋等品种。二是“南菜北运”等需要长距离跨区域调运的农产品容易出现“卖难”问题。三是应季的品种上市延迟和即将上市的农产品叠加造成的滞销。
发布会现场
商务部针对农产品流通不畅、产销脱节、供应链条断裂等“病因”对症下药,会同农业、交通等部门发挥流通企业的优势,一手抓保供、一手抓产销对接,既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也要照顾农民的“钱袋子”。
一是加强产销对接的部署。商务部先后印发了多个文件,动员各级商务部门协调做好市场应急保供和农产品销售,组织协会、企业建立农产品卖难的信息发布平台,目前通过平台已经累计销售了“卖难”的农产品超过1万吨。
二是多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疫情发生以来,建立了覆盖全国的50多家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日报跟踪监测制度,动员农批、零售、电商、物流企业共同参与,拓宽滞销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的渠道。一些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减免交易费、场租费吸引商户经营。各大电商平台和快递企业通过集中采购、直播促销、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助力农产品销售。中石化在全国126个地市的6000座加油站里的易捷便利店临时增加了蔬菜销售业务,解决了部分没有销路的企业和农户的燃眉之急。
三是组织大型农产品批发企业开门营业,结合各地疫情防控的情况,有序组织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复工,保障农产品生产、储存、物流、批发、零售各环节正常经营。根据商务部的监测,全国已有80%以上的农产品市场恢复了经营。全国50个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2月21日蔬菜的总交易量比2月1日增长了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