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于沃野,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夏树就是这样一个从泥土里成长起来的三农名。
一位哲学家与船夫对话,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一半儿的人生。你懂数学吗?不懂。那你失去了80%的人生。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掉到水里了。看着哲学家在水中挣扎。船夫问哲学家,您会游泳吗?不会,那你失去了100%的生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长。不能居高临下歧视他人。更不能歧视农民,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看不起农民,就是看不起自己。
敏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新闻现象,善于用平凡故事说明深刻道理和观点,是夏树新闻作品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体现了他的功力。这个故事是夏树获得中国新闻奖的评论“我最看不起‘看不起农民’的人”中引用的一个典故。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告诉全社会千万不能忽视农业、歧视农民。夏树的新闻作品有记录,有分析,有观点。通过小故事说出大道理从而增强说服力,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从省报到央报站站长,再到报社副总编,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还获得全国百佳新闻工作和中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的殊荣。夏树的媒体生涯是从乡村一步一步走来的。夏树出生在皖西老区一个革命家庭。祖父早年参加红军,刚刚娶妻生子后,就在一次战役中牺牲了。留给后代的只有一支钢笔。这支钢笔传给了夏树的父亲,再传给了夏树,让他念念不忘,格外珍惜。从小他就养成了坚强不屈,勤奋好学,立志干出一番事业的品德和志向。进入新闻队伍后,他赶上了火热的改革开放。
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这是新华社老郭超人对新闻的理解。大是大非面前最能考验一个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有人把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录型,跑跑党政部门地方政府,人家发布消息拿来编辑一下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一种是质疑型,是真正依靠调查研究,发出来的信息必须是经过证实的。夏树当然属于第二种。2009年11月6日。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驻村第一书记沈浩去世。当时有人在网上发起议论沈浩的死因,当地有关部门还在调查,多数媒体对这一突发事件的报道持审慎观望态度,夏树第一时间赶到小岗村,结合自己六年跟踪沈浩积累的素材,从7号开始,连续发表了5篇报道。这组报道回应了网络上的大量不同声音,介绍了沈浩从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6年的工作,点点滴滴,原汁原味,特别介绍了小岗村村民两次按手印要求沈浩留任的情况。文中引用了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的原话:“沈浩是为我们小岗村发展累死的,他是当代焦裕禄。”用讲述事实的手法,让各种不实的猜测和议论失去理论基础,产生了正面的传播效果,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说,《农民日报》在全国率先宣传沈浩先进事迹,引导了舆论,弘扬了正气。后来沈浩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大典型,夏树成为安徽省委确定的沈浩事迹报告团成员,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和部委、高校、部队宣讲介绍沈浩事迹54场。
安徽是大包干的故乡,也是农村改革发祥地。在这块热土上做好农民日报站站长不容易。既要报道好驻地三农工作动向发展,也要及时发现问题,反映农民呼声,还要维护与地方的正常关系,做好报纸发行工作。关注重大事件就成为站的首要重任。
那年淮河抗洪期间。淮河大堤上不时出现一个背着黑色帆布包、穿着长筒雨靴、戴着草帽的中年汉子,他是排水的农民?还是养鱼的大户?都不是,他就是夏树。暴雨、特大暴雨敲打着淮河流域,江淮受灾人口达4000多万。夏树足迹踏遍了淮河两岸。在跟踪报道中思考,为啥淮河代代治水代代灾。他想中央大报不仅要及时反映救灾抗洪,更要反思总结教训和经验,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的想法得到了报社编辑部的支持。于是,他从沿淮安徽阜阳的王家坝到正阳关,再到临淮岗,经蚌埠闸,一直走到江苏的洪泽湖,泥里来,水里去,沿着淮河行程500多公里,了40多位水利专家干部和农民。一天晚上,从大堤上的灾民点过后,往霍邱县城走的时候,汽车打滑侧翻下去,被河边上的一棵歪脖子大柳树挡住,才避免了“葬身淮河”。天道酬勤,他写出的“从淮河抗洪看淮河治理”五篇系列报道,受到水利部淮委的高度肯定,列为治淮参考资料。
取消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事件,安徽作为试点。2000年春节前夕,天寒地冻,夏树选择了巢湖市和县蹲点。撰写了农户、村、乡、县的税改调查报告,在报纸上发了两个整版,详细分析了税改前后农民生产生活的变化,为整个税改政策出台提供了典型案例。受到了国务院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的重视和表扬。温家宝同志退休后回忆这一段工作,还专门找农民日报要这篇文章。
新闻媒体的驻地站,要承担方方面面的工作,相当于在地方的小报社。要写稿、要发行报纸,还要搞一些活动,都需要地方支持。因此一般站,都不会过多地对当地工作,搞舆论监督或者批评报道,做正面报道倒是乐此不疲。夏树主持的站不同,他说舆论监督帮忙不添乱,也是正面报道。在这方面,他有实践也有总结。比如:《咄咄怪事:准生证成了有价证券》《乡镇干部用电,竟让农民掏钱》《一个村三年没有党支部》《千里跟车遭扣押》《把补贴直接给农民》《我最看不起‘看不起农民’的人》等等,专业的精神,客观的事实,独特的视角,提醒了一些地方领导,也让一些地方领导认识到了不足和错误,及时纠正错误、改进工作。他的敬业和专业反而赢得了地方领导的尊重,不少地方领导因此成为了朋友,同时还提升了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站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那是2003年4月初,正值非典时期。我是报社分管站和发行工作的副总编辑,开车到安徽出差。那时疫情严重,各地戒备森严,尤其是对北京来的人“严防死守”。夏树说,放心吧,安徽的同志们会欢迎我们的。他安排行程,联络调研单位,井井有条,他陪同我们下乡,每到一地,地方领导确实热情,再忙都抽出时间见面介绍情况。在合肥召开的报纸改版工作座谈会,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孟富林专程到会,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不少地方领导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夏站长平时支持关心我们,我们支持报社心甘情愿。地方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站与地方的友好关系。这背后不知夏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夏树如花,枝繁叶茂。十年前,夏树进步了,他参加农业部局级干部竞争上岗考试,被部党组选拔为报社副总编辑,这在农民日报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五年之后,他到农村杂志社任副社长、副总编,照样干得有声有色,杂志涨价发行增长,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连办两届声名远播。手中的笔也没有停过,他的眼界更高了,他的目光放在了三农重大问题和农村改革的层面上。他在2017年初采写的《何必拒猪千里》,就提出要处理好环保与养猪的关系,要求官员们要明白“猪粮安天下”的道理,我感觉他的文章,既接地气又更有见地了。他的又一本专著《党员干部语言能力12讲》即将出版。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他经常应邀给部委和地方党校讲课,口碑和评价很高。
笔尖天地大,笔尖有风雷,夏树这支笔分量越来越重了。
(作者赵泽琨系农业农村部电影电视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高级编辑,中宣部四个一批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