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营销、统一结算,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笋农。
雷笋,因早春打雷出笋而得名。大田县东风农场是有名的“雷笋之乡”,因为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早在农历十一月,雷笋便开始上市,比江浙一带早了两个月,在第二年的农历三月底结束,出笋期长达4个多月。
在东风,雷笋产业有着传奇的发展之路,是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产业支撑。
茂林修竹:从30株到2500亩
东风农场创办于1958年6月,是一个以农、林为主,多种经营并举的国有农垦企业。全场土地面积6.6万亩,下辖一个分场、两个管理区,共15个村(队)。早年,该农场以种植蜜橘、茶叶为主,山上并没种一株雷竹。蜜橘品质较低,没办法打开市场;茶叶的品种传统单一,制作工艺粗糙,销量也有限。
这一切因为一件事,悄然发生了变化。“这得感谢当年农场的干部和东风农场泼水村一位名叫钟顺溶的村民。”东风农场场长朱晓敏说,1998年,钟顺溶到上海贩卖毛竹笋,一公斤卖不到几块钱,而市面上的雷笋价格却比毛竹笋高出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钟顺溶一问才知道,这雷笋产自浙江淳安,味道鲜美,甘甜脆嫩,“出肉”率高达70%,广受消费者青睐。
钟顺溶到淳安先买回了30株雷竹种试种。雷竹因为泼水村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优势,长势一片大好。后来,东风农场也带领村民到淳安考察,引种了20亩雷竹。
三年后,引种的20亩雷竹产出效益,村民们尝到了甜头。原先只是观望的村民,纷纷平整土地,甚至连房前屋后都种上雷竹。如今,东风农场拥有雷竹2500多亩,年产300多万公斤鲜笋,远销上海、安徽等地,全场300户农民年受益2000万元。
泼水村有的农户单靠雷笋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
抱团取暖:从6户到300户
毛竹笋多半出于土层,而雷笋主要是藏匿于地下,只要冒出一点儿尖,就得及时挖,否则笋就“老”了。
“13年前,这里的雷笋初具规模,出笋高峰期,每天可以收上万公斤鲜笋。”泼水村村民廖首生说,早年村民自产自销,上午挖笋,下午卖笋,每天忙着从乡下往城里跑,也没卖出好价格。
这么多的雷笋销路在哪里?东风农场把目光盯住了上海、苏州等大城市,想到了抱团取暖。廖首生牵头成立了第一家笋业农民合作社,目前,东风农场共有6家笋业农民合作社,社员从6户发展到300多户。
廖首生介绍,合作社牵头,统一管理竹林、统一生产标准,指导笋农高质量高品质生产,严格控制农药残余;对接上级产业扶持政策,提高笋农市场意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让鲜笋在第一时间放到消费者的餐桌上。
在泼水村一个鲜笋加工点,社员们将鲜笋去土、精选、装箱、保鲜。“合作社以每天鲜笋批发价结算,中间只收取一点费用。”廖首生说,合作社统一结算物流、人工等费用,每件鲜笋8公斤只收取2元的保鲜箱、冰块的成本费用,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了笋农。
这种合作模式解决了一些笋农“会种竹,不会卖笋”的根本问题,激发了他们抓好高品质生产的信心。
品牌创建:从1到N的产业延伸
鲜、脆、甜,这是广大消费者对东风农场雷笋的总体评价。朱晓敏说,这还不够。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做优做大雷笋产业,打造好具有地理标志的品牌,并以此推动其他多产业发展,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他的梦想。
“首先,不以简单的数量扩张,来追求高产。”朱晓敏说,农场积极引导笋农们保护好雷竹林的“地力”,通过科学的管理,防止土壤的酸化、盐化,防止病虫及自然灾害,以增强竹林的抗性。
作为广大笋农的“娘家人”,东风农场应有所为。“过了出笋期,大约在6月份时,要对竹林进行深翻,改善耕层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涝能力。”这看似很平常的管理方法,也需要农场的引导与笋农的自觉。
科学施肥用药,关乎舌尖上的安全。东风农场以合作社为依托,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举办种植技术培训,从源头抓安全生产,引导农户改变施肥方式,以施有机肥、农家肥为主,调整竹林结构,发展立体经营,保证生态平衡,来提升雷笋生态品质效益。
20年的雷竹产业发展之路,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我们想通过雷竹产业,带动多产业的延伸发展,从而提升农场的红菇、芙蓉李、雷竹笋等产业的集约化、品牌化。”朱晓敏说,结合乡村旅游,通过开发竹具和笋干、红菇等伴手礼产品,以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