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廖建平作品。(受访者供图)
“回顾人生,难以忘怀的还是战友情,还是舞台。”从事文化艺术工作40余年,国家级艺术品鉴定师、福建省舞台美术学会会员廖建平在《前锋战友录》中如是留言,感慨万千。
图为廖建平作品2。(受访者供图)
二次入伍 续写军旅足迹
还未走进廖建平位于福州市福飞南路的工作室,便听到一位新闻主播的声音远远传来。迈步进门,一架黑色的老式收音机放在靠窗的椅子上,国内外时事报道从中传出。
环顾四周,墙上挂的,桌上、地上铺的都是廖建平创作的国画。会客的桌台上放置着的资料中有一本《前锋战友录》,见笔者对其感兴趣,廖建平便将他的两次入伍经历娓娓道来。
廖建平出生于1958年10月,是福建省南平市人。1976年,他于南平一中高中毕业,虽没有继续升学,此学历在当时已是难得;1977年,他进入南平钢厂,从事宣传工作;1978年,廖建平参军入伍,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福州军区前锋文工团的话剧团舞美队。至此,他的第一段军旅生活开始。
在前锋文工团时,他先后参加了《于无声处》《今夜星光灿烂》《婚案》《血刀》《梅花玉镯》《今天宣布爱情》《她含笑死去》等剧目的舞美创作,为后来的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表示,文工团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不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还是工作技能的培养,对他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军队的历次精简整编,部队文工团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压缩了编制。1981年,廖建平转业,回到地方。他先是入职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由于对福州方言不熟悉,没过多久,便决定另谋出路。
正巧,南平市南词实验剧团需要专业人才推动南词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廖建平就回到家乡,进入南平市南词实验剧团参与组建工作,既是舞美负责人,又兼任了行政组组长,压力倍增。
他笑称,那时剧团只剩下八九个人,面临着很大的考验。选人、排剧……五年多时间里,他一直为剧团奔波。“幸而,南词如今已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资料显示,南平南词是流行于福建北部南平的一种曲艺形式,一般认为是江南的南词于清嘉庆年间由苏州传入南平之后逐渐与当地的民歌小调融合发展而成,至今已历200多年,传人有九代之多。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诗词有言:“千里奔腾云中志,何来伯乐一赏识。可上九天揽日月,开疆拓土向边陲。”1986年,廖建平以人才引进方式进入武警福建省消防总队(今福建消防救援总队)工作。
这是他第二次入伍,先是在武警福建省消防总队任《福建消防报》美术编辑和责任编辑、,而后在宣传文化领域深耕,这一干就是30多年,直至2018年退休。
“回顾一生,我热爱绘画事业,有幸,一直从事的都是宣传文化方面工作。”廖建平如是感慨道。
图为廖建平作品3。(受访者供图)
用阅历去画画
提及绘画,不得不提的是廖建平的初中同桌。
“那时,同桌画的连环画很好看,我因此受到影响,也爱上了画画。”廖建平说,当年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西方文化也对他们这一代人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学的都是西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实际上,从初中开始,廖建平就开始学舞台美术,对水粉画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他先是找学校的美术老师学习,而后向南平市文化馆专业老师请教,后又跟着著名画家郑开初学习。
“在我这一生中,受到郑老师的影响是最大的。”廖建平说,不仅仅是画技方面的指教,更是为人处世方面的影响。“他向来是与世无争的,自己勤勉工作,不去跟别人计较得失。”
上世纪80年代,他每年都与画友结伴到祖国大好河山写生创作,足迹遍及许多省市。学习绘画及舞美知识成为廖建平最感兴趣的事情,1981年,还前往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他有时为了看一次画展,陆路、水路、陆路反复辗转几天抵达目的地。在长江船上,他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作画,十分享受。
图为廖建平作品4。(受访者供图)
20多年里,无论工作如何调整,他都会抽空作画、看画展,追求自己喜爱的东西。廖建平认为,用阅历去画画,可提高其对画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上世纪90年代,廖建平的工作变得忙碌,陷入了创作的瓶颈。同时,他愈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放下画西画的笔,开始研究中国艺术品鉴定,跟着中华诗词学会创始人之一、香港著名诗人、书画家叶玉超学古玩鉴赏,以此增长艺术感悟能力。当然,各大画展开展时,还是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他看来,绘画不纯粹是课程的学习,更多的是画以外的阅历。“鉴古而知今”,1996年开始,他跟着叶玉超到福建省各地走访、鉴古,如今的他已是国家级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
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颇受大家认可,著名书法篆刻家石开曾为其画室起斋号“九彩印象斋”,叶玉超也以一首藏头诗“建业有成才自显,平心可贵德为尊”赞赏其才华。
廖建平表示,艺无止境,中华文化十分深奥,了解得愈多,发现其所蕴含的奥妙就愈多,“一辈子都可以学习下去”。
图为廖建平作品5。(受访者供图)
艺术源于生活 新时代画新山水
在其工作室内,看到的全部是他创作的国画,并未看到油画、水彩画等西画的身影,这让笔者十分好奇。
据其透露,2018年退休后,他曾教了一年的西画,而后发现,精力花费在自己的爱好上岂不更好?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痴迷,他开始转变方向,跟省内大家一起探讨、研究国画。
“艺术是相通的”,一年多时间里,廖建平上午看书画频道的《空中美术学院》,下午和晚上则开始作画。“2019年,画了八九百幅,虽一直弯着腰,耗费脑力,但很享受。”他如是说道。
据悉,《空中美术学院》是汇聚了学院派教授及大师名家的讲学课堂,从普及书画文化,到深度探究艺术发展,以其丰富性、普及性、专业性赢得了电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广泛认可。
从西画转为国画,廖建平借用前辈所说“打,就要打得深深的,退,就退得干干净净的”来形容。他的国画作品独具风格,显现出“新时代,新山水”的气象(著名画家宋展生评价)。在其看来,艺术到一定程度不能太局限,“横看成岭侧成峰”是最好的。
拟定于2020年6月,“东南墨韵展”福建省巡展(福州站)活动正在筹备中,廖建平与其它四位当代画家的作品将展出。
“干一行,爱一行”在廖建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40多年来,不论是从事舞台美术创作,还是从事宣传文化事业,他都站在幕后辛勤付出;不论是文工团进京演出获奖,还是南词剧团赴法国展演都包含着他和无数前辈多年奋斗的汗水。
这位默默奉献的幕后工作者这次“高调”参展,将引起怎样的关注?让我们拭目以待。